国常会确定重点任务分工 推动经济在爬坡过坎中保持平稳运行
时间:2022-03-15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要求扎实有力抓落实,推动经济在爬坡过坎中保持平稳运行。

会议指出,刚刚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必须保质保量落实到位,兑现政府对人民的承诺。会议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44个方面52项重点工作,逐一分解到国务院部门和有关地方,并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

会议强调,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困难挑战增多。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周期性调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爬坡过坎中保持平稳运行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密切跟踪国际局势变化、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调整、大宗商品市场走势等和对我国的影响,不断完善应对举措,确保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等稳定在合理区间。

在3月14日举行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每月谈”上,全国政协常委、原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指出,由于2020年经济增长的低基数,促使2021年中国经济达到8.1%的同比高增速,远超年初设定的6%以上的目标,但两年平均增长5.1%,已低于潜在增速。从经济增长趋势看,2021年三季度以来各大类产业的增长明显放缓。

杨伟民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今年确定5.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是相对于GDP两年平均增速的5.1%,而非基于去年的8.1%来确定的。而且从去年三四季度的情况来看,也是需要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是需要“跳一跳才能够摘下来的桃子”。

“《政府工作报告》发布之前,市场预期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范围为5%-5.5%,而最终确定在5.5%左右,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符合现阶段中国潜在的增长水平,也是保证今年整体社会稳定的需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在当天的“经济每月谈”上指出,2022年的经济增长需要和“十四五”的中长期增长目标接续,以5.5%的中高速增长保证“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当前增长压力增大时,需要主动作为,有助于引导预期、提振信心、调动积极性。

此外,王一鸣强调,5.5%左右的稳增长目标也是为今年稳就业、保民生和防风险提供基础保障,考虑到今年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到约1600万人,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076万人,均为近年来新高,隐性就业压力仍然较大,需要在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的预期目标上进一步努力争取让就业更加充分。

值得注意的是,修订版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描述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时,增加了“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的表述。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在3月11日的国新办吹风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高位上涨,全球通胀压力进一步上升,主要经济体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创多年新高,一些发展中经济体物价涨幅突破两位数。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客观上加大了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

杨伟民表示,今年国际局势的复杂演变和地缘冲突对世界经济增长、能源以及其他大宗商品供给都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需要警惕输入性通胀压力的进一步加大。

退税减税稳定市场主体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把围绕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宏观政策落实落细。

王一鸣表示,中小微企业是稳就业的主体,量大面广,支撑的就业人口多,中小企业稳,就业就能稳,而目前是其最困难的时候,在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的背景下,中小微企业资金运转最为紧张,因此需要综合考虑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促进消费投资、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以鼓励实体经济发展,扎实做好基本民生保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包括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退税减税是今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性举措,要尽快细化和推出增值税留抵退税实施方案,该退的税款能快退的快退,确保按既定时限退到企业账上。对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其他减税降费政策,抓紧研究延期、扩围、加力的具体安排。推动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利润及时入库、支持地方落实减税降费的转移支付及时直达市县基层,保障基层助企惠民的财力支撑。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对市场主体尤其是特殊困难行业采取减免房租、降低用能费用等帮扶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出台具体措施,把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的要求落实到位。同时,积极扩大内需,释放消费潜力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