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A股长期底部六大特征 坚定长期投资信心
时间:2022-03-14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调整。不少投资者都在关心这个问题:市场有没有跌到了底部区域?底部区域到底在哪里?

A股的长期底部都有哪些特征?本轮调整又有哪些可借鉴总结的地方?自2000年以来,以上证指数为例,A股历史大底共有四次,分别出现在2005年、2008年、2013年和2019年。回顾过去,A股的历史大底通常存在以下六个特征。

特征一:估值中位数位于历史低位。从历史看,市场大底必有估值底,合理的估值是支持市场长期走强的重要条件。据Wind数据统计,过去四次历史大底时,PE中位数都位于历史的底部区域。反观当下,当前全部A股的PE中位数为27倍,与过去四次历史大底时的平均估值水平(27倍)相当,具备低估值特征。

特征二:股票的性价比超过债券。股和债的性价比往往是此消彼长的,在过去股市四次历史大底时,股票的吸引力都极为突出。投资者可以用沪深300股债收益差,即沪深300股息率减去10年期国债收益率来判断股债性价比。当沪深300股债收益差运行至历史高位时,股的性价比是极优的;反之,若运行到历史低位,则债的性价比是极优的。就目前而言,沪深300股债收益差接近历史高位,所以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股票的吸引力远超债券。

特征三:个股大规模破净。在历史大底时,个股流动性不足往往会导致价格发现功能失效,跌破净值的个股数量占比达到高位。Wind数据统计显示,在市场运行良好时,破净率低于1%;在市场底部区域时,破净率会急剧上升,尤其是在市场见底前后,破净率同步到达阶段性顶部。截至3月9日,破净个股数为373只,占比8%,虽不及第一次(14%)和第二次(11%)历史大底时的破净率,但已超过第三次和第四次历史大底时6%的破净率。

特征四:投资者入场处于“冰点”。在历次历史大底前夕,新增投资者或者新增开户数的同比增速都处于“冰点”,并具有一定的领先性。但在极度恐慌后,市场都会孕育不错的上涨行情,这也印证了逆向投资大师约翰·邓普顿的一句话:行情总是在绝望中诞生。根据Wind数据,1月新增投资者数量同比减少36.77%,创近5年新低。

特征五:新基金滞销。基金发行遇冷往往也是底部特征之一,尤其是单只基金的月均发行份额低于5亿份,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信号。市场确实存在“反新基魔咒”,即当新基金发行过热时,市场会有调整压力;当新基金发行遇冷时,反而不必太悲观。统计数据显示,2月以来单只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低至2.71亿份。从基金经理管理的角度看,新发基金遇冷时,反而更适合基民入场投资。

特征六:信用底夯实。从传导逻辑看,信用周期领先于市场指数,并领先于盈利周期。根据Wind统计,自2005年以来,信用底的确领先于市场底,而且近年来已缩短至1个月。从1月份金融数据看,6.17万亿元的社会融资总量和4.2万亿元的信贷投放量均创出历史新高,基本体现了稳增长的政策效果。就基本面而言,在稳增长的背景下,企业盈利或企稳回升。根据Wind统计,在2005年以来的四轮“社融扩张+盈利向上”周期中,A股都有亮眼的表现,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的涨幅中位数分别为19%、25%、30%,所以大的调整反而可能是较好的布局机会。

当前市场情况下,投资应该回归常识。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36.10%、46.84%,这并非常态。2021年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3.78%,2022年以来混合型基金指数下跌14.23%,这也并非常态。更多的时候,是高达19.5%的长期年化回报。静态来看,上证指数3100点至3600点是一个基金经理和投资人相互成就的阶段,30%的核心基金经理成长于这个时期。

若按管理基金年限超过3年、几何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15%、首只基金在公司发行并继续在该公司任职这三个指标进行筛选,全市场共有221位基金经理达标。从公司维度看,富国基金是培养这类核心基金经理最多的公司之一。

大多数的恐惧来源于未知,当投资者清晰地知道自己身处市场什么位置,或许就不会那么焦虑,反而更能树立长期投资的信心。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