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我国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优化经济布局,加强农业生产,推动乡村振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今年拟提交《关于缩小城乡居民财产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建议》。他认为,振兴农村产业,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改变单纯就农业论基础、就农村谈振兴、就农民讲致富的传统思路,用工业化引领农业现代化、用城市化消除农村贫困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
他还认为,农业劳动生产力较低的重要原因,是农村户均土地规模小,为此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土地产权同权化和资源配置市场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蔡继明详细解读了加快城镇化进程、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空间,如何推动城乡土地产权同权化改革,以及如何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我国城镇化发展有很大空间
《21世纪》:我国农村探索土地流转,由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进行规模化农业经营已有几十年时间,但整体情况是否仍如你所说,户均土地经营规模过于狭小?土地规模集中化进程不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蔡继明:我国户均土地经营规模过于狭小、土地规模集中化进程不快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第一,受传统的小农经济观念束缚。我国农业劳动生产力低的技术成因是户均土地经营规模过于狭小: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全国农村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约2.1亿,农户户均经营规模只有7.46亩。2020年全国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5.32亿亩,占农户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的34.1%。截至2021年9月,全国家庭农场380万个,平均经营规模134.3亩,达到50亩以上经营规模的农户不足2%。我国农地规模集中化进程不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的小农经济观念束缚着人们的头脑,认为我国的农业发展不可能脱离小农经济这一基本国情,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去探索如何使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生产衔接。
但究竟何为小农,小农是否永远不能变成大农业?发达国家的大农业最初也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人口的减少,从农业国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的。所以,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动态发展角度看,必须摒弃我国的农业只能走超小农或微小农道路的传统观念,2.1亿农户靠户均7.46亩地,是不可能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
第二,相对于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进程缓慢。2020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达到63.89%,虽然高于当年世界平均水平,但低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5.4%,二者相差18.4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2.61亿被统计为城镇常住人口的农业转移人口还不能享受城镇户籍常住人口的同等待遇。这种半城镇化导致进城务工的农民不愿放弃农村的土地承包权,从而阻碍了农地的流转集中。
第三,农村集体土地的三权分置,只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才能获得本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经营权可以在集体经济组织之外流转,但承包权只能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让,这就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变成了一个封闭的经济组织,外来务农的农民如同城市的农民工,不能融入乡村社会和经济发展,农村集体的土地也不能在不同集体所有制之间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更大规模的优化配置。
第四,农地承包期过短且多变,转包费过高,种粮收益过低,限制了城市工商资本对土地的长期投资和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
《21世纪》:扩大户均土地经营规模,势必需要让更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我国进一步城镇化还存在多大空间?
蔡继明:如前所述,我国目前的农业人口还有5亿,全国农村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约2.1亿农户,农户户均经营规模只有7.46亩,农业的劳动生产力只相当于制造业的五分之一。从这些数据来看,我国还有大量农业劳动力有待转移。若使农村户均土地达到50亩的规模,农村只需保留4000万农户,其余1.7亿农户中的劳动力都必须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若使农村户均土地规模达到100亩,则农村1.9亿农户中的劳动力都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而与上述两种农地集约化的要求相适应,农业转移人口至少要达到4亿。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还有很大空间:从2021年至2025年,按照每年提升一个百分点,可以设定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从2025年到2035年,考虑到目前在农村的50岁以上人口将逐步老龄化,城镇化率有可能加速提高,按照80%来设定城镇化目标是比较保守的,有可能达到85%的水平。日本在上世纪末达到了90%左右的城市化率。中国达到85%的水平晚了大约40年,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无论是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角度,还是从降低农业从业人员占全国从业人员的比例、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的角度,上述7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短期目标和85%的中长期目标都不算很高。
推进城乡土地产权同权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