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7万亿!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新高。
继去年12月份单月“吸金”2414亿后,2022年首月公募基金继续逆势勇攀高峰。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1月末,境内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规模达25.87万亿元,较上月环比增加3115亿元,总份额增量超万亿份。
开年首月市场震荡中,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中低风险产品成为资金“避风港”,也是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的主力军。其中货币基金份额与规模双双突破10亿大关,在权益市场波动时尽显避险价值。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升至25.87万亿元
月增3115亿元
A股2022年首月表现惨淡,创下6年来最差开局。然而公募基金规模仍然逆势增长,今年1月底公募基金规模刷新了去年12月末创造的最高纪录,创出历史新高。
中国基金业协会3月3日晚间公布的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7家。
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5家,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2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总体来看,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规模合计25.87万亿元,续刷历史新高。
相比2021年末,今年1月份公募基金整体净值规模继续增长,增量为3115亿元,环比增幅为1.22%;基金份额从21.78万亿份增长至22.82万亿份,增量为10332.01亿份,环比增幅为4.74%。
与去年最后一个月相比,2022年首月公募基金规模增长势头有所加快。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份,公募基金份额及规模环比增幅分别为0.79%和0.95%。与过往数据比较来看,1月份也是公募基金规模自去年10月起连续第4个月实现正增长。
近一年以来,公募基金总规模稳中有升,实现了十分可观的增量和增速。截至今年1月末,公募基金整体净值规模同比增加25.64%,增幅超过四分之一;同期整体份额增加5.34万亿份,增幅更是达到三成以上。
按月度规模来看,从2021年1月末至今,仅去年3月份和9月份公募基金规模环比出现小幅回落,其它10个月份均实现正增长。
从更长时间维度来看,伴随着市场走强和赚钱效应的释放,公募基金近两年内实现规模的大跨步式增长。
自2020年1月起至2022年1月份,公募基金规模增长了足足10万亿,增幅达到67%。尤其自2020年7月份起,公募基金总规模一度实现连续8个月实现正增长,短短8个月时间规模大涨近5万亿,带动公募基金整体规模连破18万亿、19万亿、20万亿、21万亿4个整数关口。
去年3月份,伴随着白马股的集体大幅回调,公募规模也出现小幅回落。但很快到4月份,公募基金便重拾升势,突破22万亿大关。之后虽然小有曲折,总体仍连续创出新高,分别于6月份、8月份、11月份突破23万亿、24万亿、25万亿关口。
债基和货基为增长主力军
货基总份额突破10万亿
就各个基金类型而言,协会披露的七大类基金规模相比去年12月份均有所增加。但从规模来看,仅债券基金、货币基金规模上升,QDII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基金的最新规模均有所缩水。
从今年1月底的份额数据变化情况看,各类基金中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份额增长显著。具体来看,债券基金由去年末的3.56万亿增至今年1月底的3.81万亿,净增加3000亿份以上,环比增幅达到7.13%,涨势迅猛;同时债券基金规模也实现了7%以上的增幅。
1月份货币基金的增长势头也很强劲,份额与规模同样增幅较大,双双大增6.09%。按照具体增长量来看,货币基金份额单月增加5757.65亿份,规模增加5768.06亿份。资金在1月份集中涌入后,货币基金总份额与总规模双双突破10万亿元。
作为公募基金两大重要品类,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成为1月份基金总规模增长的主力军。因为从资产净值规模来看,只有这两类基金斩获正增长。
深圳一家老牌公募大类资产配置部人士表示,这主要是由于1月份股市震荡不止,避险资金的配置需求较高,基金投资者4月份的风险偏好仍然偏中低水平,助推债基和货基等固收类产品份额增加。另一方面,今年1月份,债券型基金整体表现良好,在剔除净值异动债基后共有3380只净值出现上涨,占总体4244只债基的8成,单位净值的增长也助推基金资产净值规模上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股票型基金和权益型基金1月份份额逆势上升,股票基金增加700亿份,混合基金更是一口气增加千亿份以上。然而由于A股市场的持续回调导致普通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净值普遍下跌,最终未能实现规模的月度环比增长。
“数据显示,1月份A股遭遇震荡下跌,从主要指数看,沪指单月跌幅达7.65%、沪深300指数下跌7.62%、深成指与创业板跌幅均超过10%。在此背景下,权益基金在1月份整体赚钱效应疲弱。”上述公募大类资产配置部人士表示,这也是其导致其份额增加但规模缩水的原因。
此外,总份额较少的QDII基金份额在1月份增加近146亿份,增幅达到8%以上。不过受海外市场动荡拖累,QDII基金净值也是跌多涨少,规模环比出现缩水。
震荡市稳健产品受关注
“固收+”成行业重要发力点
市场连续调整之下,进可攻、退可守,横跨股债两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