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科创之花"铺就高质量发展之路
时间:2022-03-01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习近平宣布,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决定,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据新华社2018年11月5日电

市场答卷

科创板已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截至2021年末,科创板累计支持377家科创企业上市,IPO融资额5000多亿元,占同期沪市IPO融资额的59%;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三大行业的企业数量合计占比达75%以上。

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宣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由此开始,科创板肩负“双重使命”奋笔疾书,将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增量改革带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的“答卷”写在“试验田”中:

符合预期、基本平稳,这是科创板一周年的足迹;

产业集聚示范效应初步显现,这是科创板两周年的写照;

为多层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经验,这是科创板三周年的新答卷。

科创板已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截至2021年末,科创板累计支持377家科创企业上市,IPO融资额5000多亿元,占同期沪市IPO融资额的59%;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三大行业的企业数量合计占比达75%以上。

又是一年春来报,今年花胜去年红。“试验田”各美其美,资本市场如何共享芬芳?

“磨”出硬科技

随着2021年年报披露序幕拉开,一批硬科技的“喜报”频频传来。最新业绩快报及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科创板整体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2021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126.93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归母净利润929.09亿元,同比增长72%。超六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55家公司净利润翻番,热景生物净利润增长超过18倍。科创板公司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以科技势能激活发展新动能,展现出我国科技创新企业的巨大潜能和活力。

硬核战绩的背后,是创新引擎的驱动。2021年前三季度,科创板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的中位数为8.2%,明显高于其他板块。科创板上市公司平均发明专利达到106项,其中有49家科创板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等三项国家最顶级的科学技术发明奖。

“公司研发团队储备了很多创新项目,上市带来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加快了企业研发项目的进展。”之江生物董事长邵俊斌真切地感受到了资本市场对创新驱动的助力。

精益求精打磨硬科技,科创板也为自己打造了一块“硬招牌”。截至2021年末,科创板377家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形成一定规模。其中,以集成电路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数量占比达到35%;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占比分别达到22%和19%,这三大行业的公司数量合计占比超过75%。

扫描硬科技群像,一幅科技创新投资生态图轮廓清晰。透视前端,科创板的设立激发了创投机构的投资热情,97%的科创板公司在上市前获得了创投机构的投资,一、二级市场良性互动局面初步形成,畅通了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聚焦后端,科创板改革带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超过三成科创板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有效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

站上新起点,创造新价值。截至2021年末,科创板累计支持377家科创企业上市,占同期沪市IPO数量的65%;其IPO融资额达到5000多亿元,占比59%。377家公司总市值5.6万亿元,股票成交额18万亿元,开市两年来的市值增幅显著高于其他板块。

“试”出注册制

疾行三年,获益匪浅。以科创板“试验田”为载体,注册制改革在审核、发行、交易、持续监管等各个环节,获得了全生命周期的实践检验,为全市场推行注册制提供了有益参考、探明了改革路径。

从审核端来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让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审核机制逐步得到市场认可。一方面,实施全链条监管,把好入口关;另一方面,科创板审核全环节实时披露,公开、透明、可预期。同时,补充针对保荐机构的现场督导机制,压严压实中介机构把关责任。截至2021年底,通过审核问询、现场督导、自律监管,上交所共淘汰了146家企业,整体淘汰率维持在25%左右,有效减少了企业“带病申报,抢跑占位”。

从发行端来看,科创板坚持市场化导向放开发行定价,构建了市场化的发行承销机制,科创板上市公司定价基本符合预期,募资金额合理适中。截至2021年底,科创板上市公司合计融资5079.53亿元,平均每家融资13.5亿元。按2021年12月31日收盘价计算,377家公司中有40家公司股价低于发行价格,破发比例为11%,较发行价平均跌幅为16%。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注册制下,选择权交予市场,价格约束机制正逐步发挥作用。

从交易量来看,科创板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科创板有针对性地对交易机制和投资者适当性进行创新,采用了50万元资金和24个月投资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