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错位决定货币政策差异
中美货币政策反向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经济周期的错位,本轮货币政策反向或与2014-2016年更为相似。2010年至今中美货币政策反向共有3轮:第一轮中紧美松,中国经济过热,美国经济刚刚复苏;第二轮中松美紧,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且信用极度宽松,而美国经济处于复苏中期;第三轮中松美紧,中国经济经济增速放缓且信用紧缩,而美国经济受减税政策利好,处于过热期。
当前中松美紧的货币政策或与2014-2016年更为相似:1)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且预期信用宽松,而美国经济复苏至预期。2)通胀:中国预期或将面临通缩压力而美国通胀高企。3)利率:中美利差走窄。
港股:预期盈利增长、估值修复
港股盈利估值结构与A股更为相似。盈利拆解来看,港股盈利端与国内经济匹配,同步效应明显,而与美股脱节;估值端对中国货币政策更敏感。
港股将在今年下半年迎来转机。1)盈利端: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出台与不断兑现,港股盈利受国内政策拉动或将有不俗表现。2)估值端:尽管美联储加息对港股短期冲击明显,但持续性较弱。综合来看,考虑到当前港股估值偏低,叠加预期盈利增长,看好港股下半年的投资机会。
海外数据集萃
美国宏观数据:截止至2022年1月,美国通胀仍处于2010年以来最高位;1月就业保持稳定,失业率仍保持较低水平;上周期限利差走阔。
市场表现回顾:美股全面回调,必选消费相对抗跌,A股上游、必选和科技板块表现较好,港股医药板块超跌反弹;从风格上看,上周美股与A股均为小盘风格占优,港股大盘风格略优;美股价值风格表现占优,港股与A股成长风格占优。
估值和盈利:估值方面,上周除A股外,美股和港股主要宽基指数P/E、P/B均下降;美股除银行及电信服务外,其余行业P/E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港股与A股上游与金融板块P/E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盈利预期方面,恒生科技与创业板指Bloomberg2022年EPS一致预测同比增速较高。
资金和情绪:上周南向资金净流出约61亿元;结构上看,医药板块净流入最多,银行净流出最多。
全球疫情跟踪:近期海外发达国家新冠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上周德国、美国、英国日度每百万人新增确诊病例数均有所回落,与12月相比,中国、德国1月的防疫政策有所放松,印度有所收紧。
风险提示
1、海外疫情超预期扩散;
2、全球流动性超预期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