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本市场正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时间:2022-02-24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快速扩容,从绝对规模看,2021年末股、债市值分别达到92万亿元和130万亿元。从在全球市场中的相对占比看,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仅次于美国,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规模扩容推动资本市场从量变走向质变:市场结构逐步改善,股债融资结构日渐均衡化、市值结构新兴化、发债主体市场化、投资者机构化、产品多元化。在“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九字方针下,各类市场主体归位尽责的良性市场生态正在加速形成,资本市场的投资吸引力和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我国资本市场正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伴随资本市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系统制度性改革将不断激发市场发展新活力,注册制改革带来市场扩容将持续推动市场结构和市场质量的优化,市场吸引力的提升又将吸引更多优质资产和优质投资者向市场加速聚集,从而进一步推进市场规模的增长和竞争力的提升。

中国资本市场经历30余年“新兴+转轨”的探索、改革和发展,股债市值规模快速增长,证券化率明显提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规模扩容推动资本市场从量变走向质变,市场结构逐步改善,股债融资结构日渐均衡化、市值结构新兴化、发债主体市场化、投资者机构化、产品多元化。在“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九字方针下,各类市场主体归位尽责的良性市场生态正在加速形成,制度体系的完善、市场结构的优化有效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吸引力和全球竞争力,进而推进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我国资本市场正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韧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将持续提升;资本市场将持续加大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发展;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将着力满足居民日渐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资本市场将持续推进双向开放,提升全球吸引力。同时,作为重要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发展也需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及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推进资本市场行稳致远。

一、资本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推动市场从量变走向质变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快速扩容,从绝对规模看,2021年末股、债市值分别达到92万亿元和130万亿元。股票市场方面,我国沪深交易所在短短30年余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上市公司数量超过4000家,位于全球股票市场前列。其中,前2000家上市公司的积累经历了逾20年时间,而随着近年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和注册制改革的推进,市场扩容大幅提速,后2000家上市公司的积累耗时不到10年。2021年末A股总市值达到92万亿元,近10年累计增长326%,近3年增长111%。债券市场方面,我国债券市场从1950年发行第一批国债开始,先后形成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截至2021年末,我国各类债券余额达到130万亿元,近10年累计增长485%,近3年增长52%。资管市场方面,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市场进入健康发展新阶段,过渡期市场规模稳中有升。截至2021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信托、保险资管、券商资管总规模达到102万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20%,其中公募基金、保险资管规模提升幅度较为明显。

从在全球市场中的相对占比看,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仅次于美国,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显著提升。股票市场方面,2020年末全球场内股票市场市值达到93.7万亿美元。其中,A股市值为12.2万亿美元,占比达到13%,较2010年的7%大幅提升。债券市场方面,2020年末全球债券余额达到123.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债券余额为18.6万亿美元,占比达到15%,而这一比例在2006年仅为2%。资管市场方面,2020年全球资管市场规模达到103万亿美元,同期我国在扣除相互嵌套资管产品之后的资管规模达到9.4万亿美元,占比达到9%,已超越英国的6万亿美元规模,排名全球第二。

二、资本市场结构逐渐向国际成熟市场靠拢

社会融资结构改善,股债融资相对均衡化。2021年末我国股票与债券市值合计达到212万亿元,已经超过金融机构各项贷款197万亿元的总余额。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体系开始逐步改善。另外,在股债融资结构上,从国际成熟市场经验来看,除美国股票市场的规模大于债券市场外,英国、日本等国的债券市场规模均约为股票市场的2倍。2020年全球债券余额为123.5万亿美元,是场内股票市场市值93.7万亿美元的1.3倍。2021年我国债券总余额约为A股总市值的1.4倍,已接近全球平均水平,股债市场呈现均衡发展态势。

股票市值结构改善,新兴科技行业市值占比明显提升。过去A股市场较多聚焦在处于成熟期的优秀企业,对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的服务相对不足。自2019年注册制试点以来,大幅放宽市场入口,科创板和创业板对企业上市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标准,实质性降低企业上市门槛,助推大批科创企业上市,大量未盈利企业得以嫁接资本市场。截至2022年2月中旬,科创板中仍未实现首次盈利的企业有28家。从A股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来看,2011年末电子、计算机、通信、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占比为19%,市值占比仅为9%,而2021年末上述行业的上市公司数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