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系列报告(三):2022年重点工作怎么看
时间:2022-02-24 00:00:00来自:民生证券字号:T  T

乡村振兴再迎新进展,《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日前发布。2022年2月23日,国新办举办发布会,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介绍了于2月22日对外正式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该《意见》已经是2022年年内第二个正式对外发布的有关乡村振兴的文件,上一个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乡村振兴政策频出、工作部署日渐完善和具体,足以显示出该战略的重要性。

“两条底线、三项重点、一个加强”是掌握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的关键词。两条底线是指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守住底线的方法主要是“三项重点”中的产业兴旺,由产业的兴旺来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同时通过一产(农业)的现代化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三项重点”的另外两项则仍然与乡村振兴总体战略高度一致,即生态宜居和提高乡村治理,我们在《乡村振兴系列报告(一):2022年大有可为》中,做了详细的阐述。“一个加强”更体现了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将加强落实,要求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我们在此前的报告中也提出,2022年将是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元年,在脱贫攻坚实现全面胜利之后,财政的支持手段将由“扶贫”转为“促发展”,财政中每年有5000亿以上的资金用于扶贫,未来这一部分资金有希望成为促进产业兴旺的资本金;此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制度有望在“机制创新”的政策导向下进入新的探索期,成为乡村振兴的信用加速器。总的来看,今年的文件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既具体又务实,而2021年年末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列席了有关金融机构和企业,也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投资者将很明显地观察到今年年内乡村振兴出现实质性的进展。

产业兴旺,一二三产融合,从“一村一品”到“一县一业”。产业兴旺的手段是提高一产的增加值率,扩大二、三产的规模,在过去我国主要强调的是“一村一品”,倾向于做农产品的高端化;而今年的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做“一县一业”,即强调二、三产的发展,二、三产对于吸纳就业有重要作用,在疫情后农民工“返乡”的现实情况下,能够构建出吸纳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反哺”当地消费、进一步加强当地就业的正向循环。其中一产相关的农业现代化(绿色农业、设施农业、先进农机)的机会值得关注,二、三产相关的冷链物流、县域消费、乡村旅游业具备长足发展空间。

生态宜居,基建先行。乡村振兴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尤其是在“水、路、电、网”等基础设施上,向周边的城镇看齐,这其中既有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污水处理、供水保障),又有生产的建设(水利、道路),《意见》指出有利于生产又有利于生活的设施,比如道路、仓储物流要优先发展。

乡村治理,既要尽人事,也要提高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意见》指出在乡村要推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拓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这也符合“新型城镇化“中国年城乡协同发展,将城市基础设施的辐射边界扩大的导向。数字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定位不仅是提高产业兴旺的效率,还要解决农村政务服务的实际问题,将成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

风险提示:乡村振兴政策实施不及预期。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