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策中国(10):能源部门“双碳”施工图出台
时间:2022-02-24 00:00:00来自:中金公司字号:T  T

国内外碳中和政策动态(2月10日~2月23日):1)国内方面,2月10日,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是“1+N”双碳政策体系在能源领域的综合性文件,明确提出构建以能耗“双控”和非化石能源目标制度为引领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机制,强调约束性指标和弹性管理相结合,以实现向碳达峰目标的平稳过渡。同时,近日发改委等多部门发布《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落实煤电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金融政策;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对炼油、钢铁等17个行业的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提出工作方向和目标;《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文件密集出台。2)国际方面,印度计划到2030年生产500万吨绿色氢;美国发布工业脱碳计划,6500亿美元激励产业脱碳并推进60亿美元核电站计划;欧洲银行向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提供240亿英镑。

碳中和相关行业与企业动态:1)碳中和转型行业:行业政策方面,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水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制指南》,明确要求到2025年,水泥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的熟料产能比例达到30%,行业节能降碳效果显著;浙江省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严控新增耗煤项目等。2)碳中和成长行业:在A股和港股表现疲软的背景下,中金低碳指数小幅上涨1.4%;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倍增超预期且原材料价格上涨,锂电池领涨3.8%,储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录得正收益。分行业来看,近两周,光伏产业链中上游价格持稳微涨;光伏经理人指数延续下跌态势。1月新能源汽车环比季节性回落,销量同比增长1.4倍,建议持续关注3月市场补贴退坡及电池涨价对于新能源需求的影响。

可持续金融及ESG:1)绿色债券:截至2022年2月22日,经认证的债券存量余额为7792亿元,其中碳中和债存量余额为874亿元人民币,占绿色债券总余额的11.2%。从发行节奏来看,2月初至今新发行10支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为407亿元人民币,其中2支为碳中和债,规模104亿人民币。2)碳市场:2月22日全国碳市场收盘价为56.78元每吨,较两周前下跌2.9%。同时,2022年年初至今全国碳市场交易量明显放缓,1月日均成交量41.4万吨。政策方面,上海环境所称全国碳市场下半年或引入部分投资机构;同时,北京将承建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3)ESG: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将于2022年3月7日正式发布首条以降低碳排放强度为目标的指数—沪深300碳中和指数。

热点“碳”究:元宇宙概念的发展对碳排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交通运输、工业制造和建筑行业在高碳排放供应链中与空间高度相关,因此这些行业在元宇宙中均可以以某种程度上进行数字化,从而减少其碳排放。而另一方面,元宇宙的发展与构建需要六大支撑技术,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交互技术、网络及运算技术、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进程将会产生部分碳排放。预计元宇宙与碳排放相关的应用场景将可以围绕碳验证、CCER的碳资产验证、碳交易展开。

报告观点:1)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发布《中国转型金融研究报告》,提出各行业对转型路径的研究进展不一,使得市场难以明确识别符合《巴黎协定》目标的投资,且缺乏可靠的转型金融标准和被广泛认可的金融工具。以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为例,中国迫切需要新的金融产品、机制和政策导向的支持。2)EMBER发布《欧洲电力回顾2022》,数据显示欧盟在能源危机期间提供的风能和太阳能的发电量首次超过天然气,但整体从化石燃料到清洁能源的转变节奏慢于预期,2019年到2021年欧盟电力部门的排放量下降速率不到1.5℃所需速率的一半。

前沿科学与技术: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大气中的甲烷浓度几乎为工业化前水平的三倍;欧洲核聚变研发创新联盟等机构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核聚变反应堆欧洲联合环状反应堆中产生了能量输出为59兆焦耳的稳定等离子体;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一种新的合理溶剂分子可以提高锂金属电池电解质的性能;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发现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新电解质;瑞典隆德大学研究展示了太阳能如何通过使用先进材料和超快激光光谱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韩国中央大学研究所发现新的棒状装置可以将能量从运动转化为电能。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