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整合壮大FPC业务,精准收购丰富PCB版图。公司当前业务涵盖电子电路(软板、硬板、刚柔结合板)、光电显示(触控面板、液晶显示模组、LED显示器件)和精密制造等领域(金属结构件及组件),面向下游消费电子、新能源车、通信等领域。公司1980成立,2010年登陆深交所;2016收购柔性线路板和装配全球排名第五企业MFLEX。收购后高效整合,精益管理;收购后首年维信营收翻番并扭亏为盈。2018年,公司收购PCB企业Multek,集团形成覆盖柔性电路板、刚性电路板、刚挠结合板的全系列PCB产品组合。
手机FPC单机价值提升,XR带来新增量。智能手机上几乎所有的部件都需要FPC将其与主板相连。智能手机之中由于内部空间的需求,FPC的用量一直在逐步提高。我们通过苹果手机及安卓手机(华为)的内部FPC用量可以看到FPC用量增加的趋势。此外,随着5G的推动,高价值量FPC天线(MPI、LCP)的使用也在增加,进而带动FPC价值量的同步提高。据IDC预测,AR/VR出货2020~2024CAGR81.5%。展望2022,由于多个知名品牌计划推出重磅新品,2022有望成为VR大年。公司已与主流VR设备厂商开展合作,并为其提供FPC等产品。
汽车FPC大有可为,打造第二成长曲线。车载FPC用量提升主要驱动力包含1)车用FPC取代线束的趋势;2)新能源汽车渗透,其PCB用量为传统汽车5-8倍。据战新PCB数据,预计2016-2022年,车载FPC年增速约6%~9%;2022年车用FPC规模将增至70亿元。据iFixit数据,预计新能源车单车FPC用量将超过100片,其中电池电压监测FPC用量可高达70片。公司积极扩产汽车软板产能。2020公司车载FPC配套新能源车超过40万台,正积极实施数倍的产能扩充规划;同时公司客户资源优渥,为北美新能源汽车提供BMS系统的FPC产品,亦积极拓展国内外其他客户。
公司积极加码miniLED封装,持续推进精密制造新品孵化。公司LED业务持续聚焦小间距RGB封装,同时积极布局MiniLED显示技术和产能。据Arizton预测,2021-2024全球MiniLED市场规模有望从1.5亿美元增至23.2亿美元。
精密制造领域,公司主要为通信、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等客户提供金属结构件及组件(含基站天线、滤波器等结构件及组件,新能源车散热件及精密结构件,消费电子金属结构件和外观件等)。公司2021新能源汽车客户中单车价值量提升较快;未来仍将继续加大新能源车业务开拓力度,持续提升单车价值量。
盈利预测及估值建议:我们预计2021-2023公司营收312.42亿元/355.57亿元/397.51亿元;归母净利18.61亿元/23.15亿元/28.96亿元,同比增长21.6%/24.4%/25.1%;对应PE22.2x/17.9x/14.3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车载FPC产能扩充不及预期,车载精密制造新品孵化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