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论
本周A股市场小幅反弹,有色、医药、新能源涨幅居前,非银、旅游、农业等板块回调。
国际方面,美国货币政策仍是全球焦点。2022年1月的美国CPI同比上涨7.5%,远超7.3%的市场预期。不仅是能源和食品价格的上涨,核心CPI也大幅上涨6.0%,与1982年8月相同。美国通胀不仅面临了资源价格和运输成本的上升,还受到后疫情时代劳动力缺乏以及工资成本上升带来的困扰,这也是目前美联储急于收紧流动性来压制通胀的主要考虑因素。目前至年底,美联储还有7次FOMC会议,市场对年内加息预期的次数在不断上升。同时,不断升级的俄乌冲突也加大了市场的紧张情绪,作为资源国家的俄罗斯对能源价格的高企也形成一定的影响。由于本次美国通胀接近二次石油危机时期的水平,但利率水平远低于当时,目前对于美联储来说压制通胀或成为最优先的政策选择。
近十年以来的美股上涨,不仅业绩高增长,同时和美国公司不断进行回购有关。如果美国利率持续上涨,那将会提高借贷成本和降低回购力度,对美股股价形成持续压力。加上美国长期利率的上涨,也对高估值成长股的产生了加大的压力。但由于美国经济在持续复苏中,随着对疫情管控的放缓,企业盈利增速不仅没有减缓还受益于需求扩大而增加,这也是目前估值对利率不敏感的价值股反弹的重要原因。
对于A股市场,我们在年度策略报告中强调,自疫情以来,A股成长股和以纳斯达克指数为主的成长股有着高度正相关性,且A股波动性高于美股,目前仍处于调整之中。
我们继续认为《市场风格或为今年投资重要主导因素》的观点:国家政策和市场风格的共振或将成为重要的投资逻辑和主线。半导体、碳中和等国家长期战略政策并未发生改变,但由于前期涨幅过大,透支了未来业绩预期,调整之后仍有上行空间。同样,今年的稳增长政策和预期较低的板块带来投资机会,新政策、新周期和新科技的涌现也将带来新的变化。
目前来看,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稳增长政策奠定了市场的主基调。稳增长政策提高了对传统行业的倾斜,各地政府也加大了对传统基建的投资,并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房地产的约束。在碳中和方向不变的前提下,更强调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叠加外国疫情防控放缓的节奏,后疫情时代的困境反转行业和公司的表现还将持续。主要为三个方面:
1、低预期下的反转行业:稳增长政策下,房地产、地产链和基建链全年具备政策边际利好的预期。同时,以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为主的疫情受损板块,虽还未恢复至疫情之前,但景气已有不同程度改善。
2、新主题的涌现:数字经济将是今年重要方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等政策形成直接催化;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渗透率提升将有所表现。
3、国企改革等资产注入预期: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年,是需要出成果的一年。值得关注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以及相关并购带来投资机会,重点关注资产证券化率较低的军工板块。
同时,低估值的银行、板块也值得重视。我国信贷投放融资需求相对景气,两年疫情后的底层资产质量将会有所回升,信用风险持续向好,这对银行业形成正面利好。
风险提示
一、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二、全球新冠疫情再次超预期爆发;三、“稳增长”政策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