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开市,投资交易开启新阶段。证券时报记者特邀5位生肖属虎的公募基金经理助您展望后市,把握机会。
属虎人,有勇有谋,行事有度。5位基金经理中既有深度价值投资者,也有指数基金大咖,更有专业基金买手,祝愿广大投资者新年投资如虎添翼!
坚信产业链逻辑
聚焦“3060”赛道
2021年是市场主要指数波动幅度较小的一年,但各行业板块的分化差异较大,首尾相差近70%。因此,投对了行业和方向,产品净值会有不错的表现。我们坚持产业链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我为主”进行投资布局。
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叠加海外复杂环境的局面已被市场充分关注,悲观情绪也已有所释放,但政策层面及时出台了应对举措。展望虎年,我们认为宏观角度上市场没有大的风险,在经济维稳的大前提下,流动性偏宽松已经是事实,对资本市场总体友好。
我们在2021年提出了聚焦“3060(碳达峰碳中和)”赛道的投资策略,2022年我们依然维持看法。不过,“3060”赛道品种在过去两年已被市场较为充分地挖掘,继续聚焦这一领域还会有什么新的投资机遇?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未来寻求高质量的发展,长期趋势必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公司去引领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朱雀基金强调产业逻辑的原因所在——通过产业链研究来把握技术变革方向。对于“3060”赛道来说,行业内的公司大多属于制造业,这也是新能源与传统能源最大的不同。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靠的是不断的技术进步带来的发电成本的下降,科技创新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光伏、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对行业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由此对上游资源、中游材料、光伏电池/锂电池制造等整个产业链都会带来变化,把握并紧跟技术变化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抓住产业发展的脉络,并从中优选技术领先的公司。技术优势会带来制造成本优势,从而赢得市场,但要持续保持这种优势必须要有持续的变革创新能力,而有这样能力的公司就属凤毛麟角了,需要我们持续挖掘,从而获得投资机会。
把握市场节奏
适配宽基指数基金
从全球视角展望虎年行情,考虑到中美政策态度差异,我们有信心认为中国金融资产的表现大概率好于美国。与2021年中国政策保持克制、美国政策该紧未紧不同,今年中国政策将稳字当头、美国将加息控通胀。内松外紧的政策差异,决定了各自金融资产一升一降的估值运动方向。
在整体预期上,当前市场无论相对估值还是绝对估值都位于中性水平,我们认为影响虎年市场的三大因素是盈利下行且逐渐趋缓、剩余流动性上行、风险偏好平稳,预计股市总体呈现震荡走势。股票型基金仍有望获得高于其他主流资产的年化收益,投资者有必要在持仓组合里配置一定比例的股票宽基指数基金。
具体投向方面,长期看,具有长期投资逻辑的成长赛道依旧是市场主线。需要提醒的是,阶段性高估值可能会加大股价的短期波动,也可能会造成行业和个股的分化。建议投资者保持一定的逆向思维,成长赛道回调的时候不妨积极一些,冲高的时候则多一分克制。中期看,虎年的宏观经济周期位置处于衰退末期、复苏早期阶段,跟宏观经济相关度较高的行业,估值大多处于极低水平,存在一定的估值修复和盈利改善的动力,比如银行、地产链、基建链、资源品等。
如何抓住市场节奏?复盘历史上的美联储加息周期可见,第一次加息均会给市场带来显著扰动。围绕加息预期和实际落地时间,很可能找到把握市场节奏的抓手。具体而言,1月确定加息日期、3月完成第一次加息,这两个月份要防范市场波动。第一次加息后,市场可能会逐渐对加息事件脱敏,主要矛盾回归国内。在经济企稳前可以多关注稳增长相关行业,当市场发现美联储第二次加息带来的影响有限,再叠加国内稳增长政策出台及经济企稳,预计市场会出现全面的风险偏好抬升,届时调整充分的成长赛道会再度回归。
总体上,我们对虎年行情保持战略性乐观,建议基金投资人在组合中保留一定仓位比例的宽基指数基金比如A50ETF,做多市场贝塔;而考虑到美联储加息以及国内经济仍未见底,投资方向上则保持战术性谨慎,建议均衡配置长期成长赛道与中期价值赛道。
虎年投资机会更均衡
A股中长期趋势仍向好
我们认为,A股市场中长期向好趋势不变。居民资金和海外资金仍然在不断流入国内权益市场,对市场形成了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A股市场中上市公司数量不断扩容,“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优秀企业不断增多,为二级市场投资提供了丰富的标的。
展望虎年市场,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和不确定,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也在加大,但我们看到国家稳增长的决心很大——再度提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应的措施在陆续推出。我们还看到,低碳经济和数字经济等一些新兴领域在技术进步与政策支持的推动下正加速发展。因此,我们判断,2022年国内经济和A股市场都将会呈现一个压力逐步缓解、前景逐渐明朗的过程。从节奏上来看,上半年将逐步消化海外不利因素以及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压力,随着稳增长措施见效,预计企业利润将恢复增长趋势,市场也将会迎来更多机会。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