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间机构策略:预期差逐步收敛 积极布局正当时
时间:2022-01-24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网字号:T  T

国泰君安证券指出,2021年大盘价值个股表现并不占优,主要在于“盈利下行(但仍正增)+信用扩张+货币趋宽”的环境下,盈利弹性特征的中盘蓝筹表现更好。一方面高盈利增速具有稀缺性的优势,另一方面信用货币趋宽的环境使成长性与盈利增速更受益。但立足当下,在更长的视角下,成长与价值风格的切换,正在从行业层面渗透与发散。具体来看:一级行业间增速差异在快速收敛,相较2021年各行业的增速分布在一个更窄的区间内,这意味着寻找具备明显高景气优势的行业将更为困难。同时,随着稳增长主线浮出水面,盈利结构的再分配以及中下游的修复将成为价值提升的重要线索。

该机构认为,行业配置:把握价值中的价值。大盘价值相对占优,按照稳增长的发力先后顺序,叠加悲观预期的修正幅度,推荐:1)消费:加速迈出预期底部,推荐业绩有支撑且负面预期淡化的生猪、家电、家具以及社服/旅游、白酒等方向;2)基建:基建投资改善,助力“兴基建”未来超预期,推荐建材、建筑、电力运营等方向;3)金融:券商、银行;4)消费电子。

华安证券指出,1月第3周市场止跌进入震荡调整,虽然降息释放了稳增长积极信号,但由于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带动美股快速下跌压制市场情绪,新冠疫情国内蔓延依旧制约风险偏好,导致春季行情一波三折。后续来看,降息落地是稳增长发力的首要明确信号,北上持续做多也表明风险偏好开始好转,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的影响逐步释放,因此我们认为布局正当时。配置建议:首先,过去复盘经验显示,流动性支撑是成长风格进入拔估值阶段的重要条件,成长风格经过本轮调整逐步到位,即将进入拔估值阶段;其次,受益于稳增长的基建、地产、电网相关建设等;第三,关注春季行情下的券商板块机会;第四,确定性较强的消费涨价主线。

中信建投策略陈果团队发布研报称,当前不应减仓,下周应逐步加仓。近期负面担忧基本已经被市场反应,或将落地或被过度担忧:相比港股和北上资金,A股市场对经济已足够悲观。国内目前处于宽货币+宽信用的“双宽”周期,后续仍有进一步宽松空间,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步发力,市场疑虑有望改善,降息对于分子端的改善和分母端的利好也将逐步显现。同时,春节后市场风险偏好改善,新基金发行回暖,美联储下周FOMC会议使得加息预期利空出尽,有望形成春节后到两会前的有利时间窗口。当前我们对后续市场看法变得更为积极,建议珍惜把握即将来临的反攻行情。

招商证券指出,去年年初与今年年初市场均出现了明显调整,调整的特征是前期大幅上涨的赛道明显下跌,市场阶段性向低估值板块布局。从市场调整的原因来看,两次调整均由于:(1)热门赛道估值较高,交易拥挤。(2)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攀升,美股大跌,带动A股调整。但是,导致两次调整的核心原因不同:2021年初市场调整的核心原因是对央行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而后续央行对货币政策收紧的辟谣以及强劲的基本面共同促进了A股企稳。

该机构认为,当前,对经济基本面的担忧、缺乏估值性价比较高的板块是阻碍市场上行的核心因素。对比当下,我们认为近期市场企稳的信号可能如下:(1)下周的美联储1月议息会议没有进一步鹰派言论。(2)1月经济数据、金融数据企稳,稳增长政策逐渐发挥作用。(3)经济数据再度不及预期,政策迎来进一步的宽松,市场对未来经济预期出现好转。长期看,我们认为A股的持续企稳可能出现在今年三季度,随着稳增长发力,企业盈利增速开始上行的时期。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年内以金融地产建材为代表的传统稳增长低估值方向将带来偏大盘价值2-4个季度级别的阶段性风格漂移。稳增长的方向除了传统领域的估值修复行情,还应重点布局考虑新基建(新能源基建、数字基建)中低估值的板块。今年投资者可以重点考虑使用“洼地策略”,更加关注低配置低预期低估值的洼地。

中泰证券指出,当前主板注册制与相关的退市制度全面加速,结合一季度稳增长下社融等指标技术性企稳预期落地,此时权重股、大票为代表的上证50或将占优,而中小市值公司或面临一定程度调整。2021年市场风格以中小盘占优为主线,背后原因在于全球供应链短缺推升的原材料阶段性涨价对中小风格股票的持续催化。相比之下,大盘价值板块则受疫情防控、反垄断及共同富裕等政策冲击,估值水平“高位跌落”。但在2022年经济仍然保持L型存量特征下,稳字当头下的政策纠偏,更可能扭转市场风格切换。

海通证券认为,过去20年A股春季行情从未缺席,稳增长政策背景的春季行情如2012年、2014年底-15年初、2019年。稳增长型春季行情的共同特点是:先价值后成长,早期沪深300和国证价值领涨,后期创业板指和国证成长领涨。这次稳增长政策明确,春季行情背景类似前三次,价值和成长有望轮番表现,如低估的大金融地产和新基建的硬科技。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从历史上看,中国市场在见底回升的周期往往依次经历“政策底、情绪底、增长底”,“政策底”在去年9月30日到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间已确认,“情绪底”可能会在近期至一季度前期左右,“增长底”则有望在一季度到二季度左右出现。未来伴随“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