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篇"稳"与"进"央企上市公司发力"高质量"
时间:2022-01-20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十四五”开局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交汇之期,央企们带头研究起了“稳”与“进”的关系。

近期,央企及下属上市公司纷纷交出2021年全年业绩预告,给过去的2021年送上亮眼的“辞旧礼”。其中,中国石油、中国中免预计2021年净利润增长区间分别达到374%至395%、54%至66%。

与此同时,各家央企相继召开年度工作会议,为宏图刚展的2022年挂上发展的“迎新联”。一方面,混改、重组等改革动作大力攻坚;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持续强化,绿色转型加快升级,新动能与新业态不断培育壮大。

“以稳促进,以进固稳。”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日前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表示,2022年央企要紧紧围绕“两增一控三提高”目标,把完成稳增长任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

扎根主业,迸出深潜力

“经营业绩创造新的里程碑,净利润创近七年最好水平。”中国石油近日骄傲“张榜”预告2021年业绩。

近4倍的业绩增长是如何做到的?除了2021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震荡上行,油气产品需求同比增加的宏观因素外,中国石油在加强油气勘探开发,推进炼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统筹优化天然气资源调配,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业务布局等方面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亦功不可没。

更显著的发展动能,由向能源转型的探索提供。2021年,中国石油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业务,成立上海、深圳、迪拜三家研究院;油气氢电非多路并进、多点开花,雄安新区等地热供暖跑出发展加速度,多座加氢站亮相北京冬奥会……向着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实现“三步走”。

同样在2021年,中远海控因其令人咋舌的盈利数据和日益凸显的稀缺属性,赢得“海王”美誉。一组极具冲击力的对比数据是,中远海控2021年前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为674.21亿元,日均盈利近2.5亿元。同期近3400家A股上市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的平均净利润低于2.5亿元。

中远海控表示,在需求增长、疫情反复、供给有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全球物流供应链持续受到港口拥堵、集装箱短缺、内陆运输迟滞等复杂局面的挑战和冲击,集装箱运输供求关系持续紧张。

是危也是机。中远海控主动“扎进”双循环建设中,发挥集装箱物流供应链的支撑作用,通过增运力、保供箱、提服务等措施全力保障全球运输服务。去年前三季度,中远海控集装箱航运业务完成货运量2044.71万标准箱,与上一年度同期相比增长约8.03%,实现量价齐升。

面对未来,随着服务和效率成为行业发展主流,如何借助数字化技术为庞杂的客户群体提供高效低碳的端到端物流服务,成为中远海控下一步的着力点。

“稳”字当头,让更多“进”的潜能从发展经营中迸发。中国石化镇海基地一期项目全面开车成功;全球最先进140米级打桩船“一航津桩”建成交付;国内首套全自主可控3兆瓦风机主控系统并网投运……2022年开年以来,已有一批重大项目密集投产、开工。

“贯彻稳中求进工作基调,不是简单要求速度慢一点、步子小一点,而是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让‘稳’的基础更加坚实,‘进’的态势持续增强。”中国国新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渝波如是解读“稳”与“进”的关系。

中国建筑则提出,2022年要积极把握“稳增长”政策机遇,抓住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紧盯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城市管网更新改造、保障房、水利、能源等重点投资领域,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承接更多重大项目,筑牢全年发展基础。

混改重组,变出新活力

2021年,央企集团层面的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好戏连台。前有成立于雄安新区的中国星网集团、“两化”合并重组而来的中国中化控股,后有中国电科重组中国普天、鞍钢重组本钢,以及同样新组建的中国电气装备集团。12月底,中国物流集团和中国稀土集团先后亮相。

行至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国资委明确,2022年要继续推进专业化整合,新打造一批板块清晰、竞争力强的企业。其中,中央企业要把加快专业化整合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

开年央企重组“第一子”落在了中国电建。1月6日,中国电建发布公告,为妥善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公司拟将所持房地产板块资产与公司控股股东电建集团持有的优质电网辅业相关资产进行置换。借此,中国电建将置入18家优质电网辅业资产,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完善产业结构;“退房向电”,也有利于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和资产质量。

新年伊始,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赴海南调研中国旅游集团国际免税城时,给中旅集团提出了“发挥免税业务拉动消费回流作用,努力建成世界一流旅游零售运营商”的发展目标。

作为中国旅游集团旗下从事免税业务的重要上市主体,中国中免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94亿元至101亿元,同比增长54%至66%。

成为黄金赛道的龙头,有赖于中国中免过去十年的“版图布局”。在机场渠道方面,中国中免2017年先后收购了日上中国和日上上海51%股权,从而掌控了浦东机场和首都机场这两座全国流量最高的机场免税业务;在离岛渠道方面,2020年5月,公司成功收购海南免税51%股权,在离岛免税领域的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