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越爱越精彩,雪花纷飞,迫不及待入怀……”伴随着《一起向未来》动人的旋律,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即将拉开帷幕。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感慨道,通过举办这届冬奥会,北京将书写历史,成为全球第一座先后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奥会的城市,北京也将从2008年奥运会遗产中充分受益。这届冬奥会将为全球冬季运动开启一个新时代,3亿中国人将熟悉冰雪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获得了圆满成功,成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盈利的奥运会之一。《北京奥运会财务收支和奥运场馆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结果》显示,以人民币计价全部支出为202.06亿元,总收入为213.63亿元,直接赢利大约11亿元。
作为全球首个“双奥城市”,2022年北京有望延续亮眼表现。对于本届冬奥会,国际奥委会“史上最省钱”新规影响几何?此次冬奥会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节俭办奥运”?疫情下的冬奥会有何特殊之处?中国体育产业能否迈进“黄金时代”?冬奥会又将给北京、中国和世界留下哪些“遗产”?
带着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普华永道中国市场主管合伙人梁伟坚、普华永道中国体育行业主管合伙人周星、普华永道中国北京2022年冬奥会项目主管合伙人孙进。普华永道中国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财务会计服务供应商。
“奥运史上最省钱”新规影响几何?
《21世纪》:2018年国际奥委会公布了被主席巴赫称作“奥运史上最省钱”的新规,这对北京冬奥会将带来哪些影响?此次北京冬奥会大幅利用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留下的场馆“遗产”,“重新利用”的理念对成本具体有何影响?
梁伟坚: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奥林匹克2020议程》颁布之后,第一届从筹办之初就主动率先执行这一新规的冬奥会,为执行新规树立了“新标杆”。
本届冬奥会“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原则与新规中的降低成本原则高度契合,在预算筹划阶段就已经充分采用了新规的理念,北京2022冬奥会场馆更多地利用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遗产。本届冬奥会一共使用39个场馆,包括竞赛场馆12个、训练场馆3个、非竞赛场馆24个。在12个竞赛场馆中,7座为新建场馆,其中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共新建5座竞赛场馆,北京赛区仅新建国家速滑馆和首钢滑雪大跳台2座竞赛场馆,其他竞赛场馆均利用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
2019年6月23日,北京冬奥组委正式对外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并依据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努力实现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目标,深入实施新规中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国家速滑馆、北京冬奥村等11个冬奥场馆均符合国际绿色建筑评价认证的LEED标准,场馆也都使用绿色电力。北京赛区的所有竞赛场馆都能实现冬季和夏季场地互换功能,其中,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首次实现了水冰转换,成为“冰立方”;五棵松体育馆也能实现6小时内“冰篮转换”。
北京冬奥组委还将办公区设置在首钢工业园区,并将这个过去的工厂打造为休闲、娱乐和体育中心,这都体现了“重新利用”的理念。
此外,本届冬奥会开闭幕式将文艺表演与仪式环节融为一体,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展现一流科技元素的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
北京冬奥组委不仅充分利用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遗产,而且也把长期的、可持续性的方案纳入了不同的项目中,这些举措将使京津冀,甚至中国更多地区长期受益。北京冬奥组委从申办阶段的预算制定环节就高度重视奥运遗产再利用,充分考虑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的传承,制定实施了北京冬奥会遗产战略计划。创造丰厚的奥运遗产,为广大民众、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长期收益,是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的知行合一。
疫情下的北京冬奥会如何破局?
《21世纪》:在全球疫情仍在肆虐之际,北京冬奥会防疫成本几何?
梁伟坚:2021年12月13日,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发布第二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对第一版手册进行了补充,在疫苗接种、海关入境要求、机票预订、出发前检测、冬奥赛时、闭环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更加翔实的信息。在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的背景下,为防止可能出现的疫情传播,审慎研判、科学制定、谨慎发布相关方案和防疫指南,彰显出赛会组织者为保护所有涉奥人员和公众安全健康的负责任态度。防疫成本虽然是在申办阶段没可能预见到的,但是中国作为承办国的担当丝毫不会在这方面打折扣。
《21世纪》:历届冬奥会超支成常态,索契2014年冬奥会成了“史上最昂贵的冬奥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成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盈利的奥运会之一。2022年北京冬奥会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控制成本?
孙进:北京2022年冬奥会提倡节俭办奥,具体落实措施主要包括三点:
第一,充分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遗留下的基础设施。首先,利用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留下的比赛场馆,尽可能地避免建造新场馆。其次,充分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遗留下的包括运动员宿舍在内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