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中生代"力量崛起 2022年A股震荡下基金经理表现迥异:崔宸龙表现不佳 张坤崛起
时间:2022-01-14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2022年开年,说好的春季躁动没有来,而下跌却来得比预料来得早太多。

市场大跌之下,基金今年收益也不好,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有54只基金(A/C类分开计算,下同)跌幅超过10%。

全市场5536只主动权益基金,有5012只基金下跌,占比90.53%;仅508只基金有正收益,占比9.18%,另有少量基金为零收益。

2022年股民、基民都经历了什么?

2022年新年目标:赚大钱!

2022年开市后目标:回本就行!

2022年第一周目标:少亏当赢。2022年第二周:努力工作,赚钱养基。

但我们注意到,今年行情不佳时,基金普遍出现回撤,差别是回调大小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冠亚军基金得主崔宸龙管理的基金跌幅较大,而去年表现不太好的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在一众基金中跌幅较小。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基金回撤大小?基金经理们近期又如何控制回撤?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大盘股、价值派投资跌幅相对较小,此外,2022年不少基金经理调整了配置方向,转而配置低估值板块来对冲风险;也有基金经理降低仓位;同时,也有基金经理通过分散持仓降低风险。

风格转换背后原因

今年开年以来主要股指普跌。

截至1月13日,今年以来8个交易日(下同),创业板跌了近7.21%,科创50跌了7.41%、深成指跌超4.84%、上证指数稍微好点,跌了2.32%。

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22个下跌,其中国防军工大跌10.35%,电子、电力设备、食品饮料跌幅超过7%。

上涨的主要是石油石化、银行、房地产、纺织服饰、煤炭,分别上涨4.19%、4.11%、3.52%、2.78%、2.51%。

总体来看A股风格从小盘股切换至大盘股,去年火热赛道军工、新能源、半导体跌幅居前,而食品饮料很不幸,去年下跌,今年继续下跌。

而在A股普跌之下,基金也随之下跌。

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有54只基金(A/C类分开计算,下同)跌幅超过10%。

全市场5536只主动权益基金,有5012只基金下跌,占比90.53%;仅508只基金有正收益,占比9.18%,另有少量基金为零收益或无数据。

公募基金前20大重仓股,(2021年三季度数据),仅有3只上涨,分别为恩捷股份0.62%、招商银行1.29%、腾讯控股4.03%。

另有17只公募基金重仓股下跌,跌幅从高到低为:

阳光电源-15.60%、迈瑞医疗

-15.05%、爱尔眼科-14.64%、东方财富-12.34%、泸州老窖-11.77%、山西汾酒-11.05%、天赐材料-10.20%、亿纬锂能-9.00%、贵州茅台-8.42%、隆基股份-8.06%、海康威视-8.03%、五粮液-6.18%、伊利股份-5.93%、中国中免-5.64%、洋河股份-4.81%、宁德时代-3.91%、药明康德-2.32%。

对此,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表示,今年开年的大跌其实确实是基金重仓股导致的,由于没有新资金进入市场,那么在高估值的情况下部分重仓股出现回调。

不过,上述投资总监指出,今年机构确实进行了调仓,但调仓幅度不算很大,近期资金在流入低估值和银保地等行业,总体上持仓风格变动不算太大。

而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今年A股市场出现大跌,所以很多基金的净值出现了大幅回撤,整个市场大环境不佳是基金下跌的主要原因。

“去年涨幅比较大的一些赛道板块,比如说新能源、军工、芯片等跌幅尤其大,所以造成了这些去年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今年遭了重创。”杨德龙说。

并且,在下跌中,部分基金遭遇赎回。

杨德龙指出,“市场下跌,可能会导致一些基金遭遇赎回的压力,从而被迫卖股票来应对赎回,进一步加剧了调整,所以往往市场下跌和基金减仓是并行的,是互为因果的。”

杨德龙指出,部分基金通过风控控制仓位,以及其他一些风险对冲的手段来降低回撤。

杨德龙介绍,“控制回撤能提高客户的这种持有的安心度,比如说配置新能源等高增长板块的基金,同时配置一些低估值板块作为风险对冲,降低整个组合的波动风险。”

格上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岳坤中也指出,由于市场担心前期涨幅较大的赛道行业重演2021年“茅指数”的大跌,市场参与者在2021年底、2022年初开始调整持仓,减持了2021年涨幅大的新能源等行业,增配了低位的低估值的周期类、房地产产业链等板块,并形成了市场趋势,前期涨幅大的成长类股票出现普跌。

去年绩优基金今年全在跌

2021年绩优基金收益TOP10今年全部下跌,但跌幅分化明显。比如崔宸龙的去年两只冠亚军基金,今年跌幅分别为10%、8%;而其余去年基金收益TOP3-TOP10,跌幅为1%-4.32%。

具体来看:

1.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崔宸龙):去年收益119.42%,今年收益-10.16%;

2.前海开源新经济A(崔宸龙):去年收益109.36%,今年收益-7.76%;

3.宝盈优势产业A(肖肖,陈金伟):去年收益100.52%,今年收益-3.91%;

4.大成国企改革(韩创):去年收益94.76%,今年收益-4.32%;

5.广发多因子(唐晓斌,杨冬):去年收益89.03%,今年收益-1.56%;

6.大成新锐产业(韩创):去年收益88.25%,今年收益-3.78%;

7.大成睿景A(韩创):去年收益84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