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刚开年,A股市场遭遇“三只乌鸦”,连续下挫把投资者跌懵了。
然而,从多家明星私募的最新观点看,机构对于新年市场的看法并不悲观,以能源革命、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新趋势和新方向中可能蕴藏着大机会,港股的投资价值也被普遍关注。
景林资产:未来一两个季度市场或动荡寻底关注三大领域
景林资产总经理高云程日前在致投资人信中表示,未来一两个季度,大概率会看到经济数据的继续减速甚至下滑,同时稳增长宏观政策也会渐次出台。这样的宏观背景给股票市场带来的将是估值水平提高对冲企业盈利的下降,市场极有可能在未来动荡的一两个季度中寻找到经济和企业基本面的双底部。预期股票价格仍然会有显著的波动率,但是这次的底部会成为新发展范式的起点。
在他看来,在以下三个领域,全球主要经济体将展开竞速式的竞争和发展:
1、所有设备的线上化和智能化
随着通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算法和算力的提升会让大部分设备由人操作变成自我操作、自我学习。我们可以用广义机器人的概念来理解这种智能化的浪潮。举几个例子:扫地机器人VS传统吸尘器、驾驶员驾驶的汽车VS自动驾驶交通工具、无人送货车VS快递员等。
2、全真互联网
或者说元宇宙的第一个阶段已经在2021年起航了。移动互联网在过去十年极大的提高了人类沟通协作的效率并提供大量基于LBS的应用。全真互联网在更高的算法算力驱动下,会带来不只局限于娱乐的全方位社会活动数字化、生产过程无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参与互动人群最大化等一系列变革。始于娱乐是这个领域的特点,核心竞争力是背后的规则与计算技术的结合。谁能率先取得规则和标准的制定权,谁就可能是下一代数字技术的巨人。
3、能源结构的改变
现在全球因为各种分歧很难达成共识,而碳中和目标是少有的全球大国间的共识。这种共识背后追求低碳和可再生能源的竞争也是对能源自主权的竞争。中国由于产业链的优势,是非常有可能在这个领域领跑的。这种领跑既有利于经济增长,又有利于能源结构转型后带来的能源安全。
以上三个方面,既是科技发展的关键方向,又是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力,值得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公司。
高毅资产:部分细分行业个股或有业绩估值双杀
高毅资产本周三在官微发文,分享了公司首席研究官、基金经理卓利伟去年11月底与产品渠道合作方、持有人的交流内容
卓利伟指出,2022年,广义制造业、消费服务、互联网、医疗健康资源品等领域都可能会有不错的结构性机会。从宏观角度看,2022年的政策可能更侧重于经济增长的积极方向,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也会保持较好的充裕程度。而风险可能更多是细分行业与个股的估值风险,尤其是在一些快速增长、上下游产能快速扩张的行业中,一些缺乏核心技术、缺乏持续积累系统化能力的公司,过快的资本开支可能在未来更激烈的竞争中形成低效的产能过剩而面临盈利能力下滑的压力,从而导致业绩与估值的双杀。
卓利伟认为,站在现在这个时点看未来几年的投资,有两组关系需要厘清:
一是创新与积累的关系:在资本市场对于商业模式的创新与技术的创新以非常慷慨的预期与估值的同时,在很多行业我们还要看到一些优秀公司经过多年的“累活、笨活”的探索与积累,逐步形成在工艺技术、生产组织模式、研发与产品化工程化方面的系统能力,开始显示出这种“时间的函数”的威力,尤其在一些市场容易抱有偏见的、看起来更像传统行业的一些领域。
二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资本市场过去几年对各个“赛道”充分挖掘与慷慨估值之后,“需求的风口”越来越稀缺,同一个行业不同公司之间“供给能力的差异”可能才是未来资本市场更为重要的主要矛盾。我们需要摒弃“成长与价值、周期与非周期、新兴与传统”等二元分法的思维方式,更多深入到细分行业与生意属性、技术与工艺、产品与体验、人与组织、企业家精神与公司治理结构等微观的关键环节去把握不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与非常稀缺的护城河。
对“供给的差异”的深入研究可能才是未来几年投资的关键。很多行业中的同类公司在当期的能力可能近似于正态分布,但假以时日,它们的市值将逐渐趋向于幂次分布,在科技与资本的杠杆作用下,时间的复利效应非常巨大,公司之间的分化才是产业变迁与股票市场真正的“密码”。
源乐晟资产:双碳产业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1月4日,源乐晟资产在线上举办了“问道2022”年度策略会,公司几位基金经理就2021年市场总结和2022年行情展望进行了深入交流。
有关2022年投资机会,源乐晟资产董事长曾晓洁谈到了几个方向:
第一,我们看好国产渗透率目前仍然较低的产业,例如半导体、一些医疗细分行业等仍然在国产替代的趋势下会保持高速增长。但具体而言,半导体产业链整体较长,各个产业细分环节景气度也具有差异化,一些攻克“卡脖子”技术的细分环节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包括科学仪器、军工新材料等行业都受益于国产产品渗透率的提升,也是未来很好的投资机会。
第二,2021年很多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