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东盟大使邓锡军表示,RCEP生效将有力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疫后经济恢复和增长,成为地区和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引擎。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下称“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据东盟秘书处发布通知,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4个非东盟成员国已向东盟秘书长正式提交RCEP核准书。
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预计,到2030年,RCEP将带动成员国出口净增5190亿美元,国民收入净增1860亿美元。
“RCEP生效将有力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疫后经济恢复和增长,成为地区和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引擎。”中国驻东盟大使邓锡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
邓锡军强调,中方申请加入CPTPP与实施RCEP是并行不悖的。东盟成员国中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也是CPTPP成员国,对中方申请加入CPTPP均持欢迎态度。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邓锡军回顾了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历程,他指出,30年间中国—东盟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最为成功、最具活力的典范。展望未来,他认为,随着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双方合作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RCEP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相辅相成《21世纪》: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RCEP的生效将产生哪些影响?将如何促进中国—东盟的经贸关系?
邓锡军:RCEP生效将有力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疫后经济恢复和增长,成为地区和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引擎。
一是有力提振地区各国对疫后经济增长的信心。RCEP成员国共同推动协定如期生效,对外发出反对保护主义和“脱钩”“断链”、支持自由贸易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强烈信号,将进一步提振地区国家携手实现疫后经济复苏的信心与决心。
二是促进区域贸易投资大幅增长。在原有“10+1”自贸协定基础上,RCEP货物、服务、投资开放水平均创新高,采用了涵盖15国的原产地累积规则,加上众多新的便利化措施,将进一步提升贸易创造效应,带来蓬勃商机。
三是巩固和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融合。RCEP实现了众多经贸规则和标准的统一,将大幅优化域内整体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推动域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强化成员间生产分工合作,拉动区域内消费市场扩容升级,实现地区内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同时,RCEP还将通过加大对发展中经济体和最不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技术援助,逐步弥合成员间发展差距,有力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推动建立开放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中国与东盟产业链高度互补、供应链紧密连通,互为对方第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伙伴。基于前述RCEP作用,其必将提升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要素流动、生产分工、市场融通,充分释放双方经贸合作潜力。以货物贸易为例,目前我国进口东盟产品中,还有一部分产品因不符合现有原产地规则而不能享受关税优惠,但在RCEP实施后,如某一产品在东盟国家和日、韩、澳、新(西兰)等生产的价值累积起来超过产品总值的40%,即可在对我国出口时享受相应关税优惠;反向亦然。我相信,RCEP不仅将推动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再创新高,也将促进双方服务贸易和投资实现飞跃,这对于双方经贸关系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21世纪》:RCEP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的建设有何帮助?
邓锡军:11月22日,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和东盟国家领导人一致同意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是双方合作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推动了双方经贸高速发展。双方在2015年实现对自贸区的第一次升级,孕育了自贸区2.0版。如今,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起航、《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20年、RCEP正式生效的节点上,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正当其时。
我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和RCEP相辅相成,可共同为打造包容、现代、全面、互利的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发挥支柱作用。中国—东盟自贸区为RCEP的酝酿与达成奠定了坚实基础,而RCEP相比中国—东盟自贸区进一步提高了市场准入和规则标准,有利于更大程度释放中国—东盟自贸区潜力,也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划定了基准线。在推进自贸区3.0版建设中,可充分借鉴RCEP的规则标准,并力求实现新的突破,如在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加强合作,培育双方经贸关系新的增长点。
《21世纪》:中国已宣布正式申请加入CPTPP。这是否会削弱RCEP的影响力?东盟成员国如何看待中国的决定?
邓锡军:中方始终支持自由贸易,一贯主张建设开放透明、互利共赢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正在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当前,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遇。申请加入CPTPP,体现了中方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