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速推进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在新发展理念下,共同富裕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科技、数据等创新要素市场化将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双碳”目标导向下经济社会将加速向绿色转型发展。新发展理念将使资本投资的逻辑发生一系列重要变化和创新。
过去衡量资本成本主要集中在财务报表反映的成本,目前正逐渐扩大至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生态、文化理念的价值成本,以及对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产生影响的相关成本。很多外部性社会成本、生态成本和文化成本都在加速内部化,资本投资的大成本观正在逐步形成。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到科技、数字智能资本阶段,资本形成对传统利润和债务的依赖下降,企业可以通过借助智能资本和知识资本在短期内实现快速的资本聚集和跳跃式扩张。资本形成模式的变化对投资价值评估提出新挑战。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以来,境内外资本市场投资呈现一系列新变化。全球量化宽松使得低利率和负利率成为常态,传统投资理论和资产定价方式面临较大冲击;国内资本市场在经历了2020年趋势性上升后,今年的市场交易风格也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切换特征。“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速推进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在新发展理念下,共同富裕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科技、数据等创新要素市场化将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双碳”目标导向下经济社会将加速向绿色转型发展。新发展理念将使资本投资的逻辑发生一系列重要变化和创新。
一、低利率环境下股权资本投资地位进一步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以来,全球市场股权资本投资地位持续上升。受疫情发生后全球量化宽松的影响,以美国国债为代表的债券收益率不断下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史上最低的0.52%,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跌破1%。今年8月,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跌至-0.54%,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降至零以下。与此同时,全球股权市场持续走高,去年以来美国纳斯达克指数、道琼斯指数、标普500指数持续创下历史新高。截至12月20日,美国主要股指较年初上涨近20%,全球大类资产配置呈现出向股权投资加速聚集的态势。
三大因素推动全球股权资本投资地位进一步提升。其一,全球债务资本扩张速度太快,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债务增加24万亿美元,全球债务总额高达281万亿美元,是世界生产总值的355%。流动性过剩导致债务资本收益率持续走低,全球投资者对股权资本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其二,短期资本过剩。近年来我国储蓄率持续高于投资率,资金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一多三少”特征,即短期流动性资金多,而愿意承担经营风险、可以被企业长期使用、不断增加补充企业股本的资金少,短期流动性过剩进一步压抑债务投资的需求。其三,科创驱动下股权投资获得较高的风险溢价。当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技术、数字、科技等创新要素的发展需要借助股权投资的方式来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共享,股权投资取代了债权或信贷融资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股权资本投资的地位在全球持续提升。
二、证券化与非证券化资本加速融合
过去我国资本证券化程度较低,主要以债务资本证券化为主。我国目前债务性资本规模较大,企业总负债达到130多万亿元,主要包括证券化债务资本、抵押式贷款和纯信用债务资本。其中,证券化债务资本占比较低,截至目前信用债存量不足13万亿元,占债务资本的比重不到10%。债务资本更多是以银行贷款的方式存在,截至2021年11月我国企业贷款规模约为122万亿元,约为信用债的10倍。同时,很多间接融资工具呈现出证券化趋势,如抵押式贷款虽然是通过银行放贷,但其主要由资金的使用方承担风险,具有直接融资的特点。另外,企业还通过ABS等方式推动债务资本化,截至目前市场存量ABS规模超5万亿元。
去年以来我国股权市场证券化进程加速推进。自2019年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改革以来,资本市场快速扩容。截至2021年11月底,科创板拥有上市公司数量达36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5.5万亿元,共计募集资金6290亿元。科创板设立2年来,A股市场新增股权融资规模约4.4万亿元,约为2016年至2018年的融资规模总和。同时,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将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最后一个版图,进一步推进证券市场扩容。目前我国新三板拥有挂牌公司6941家,其中创新层公司1225家,基础层公司5716家,随着精选层公司平移至北交所,我国已经形成沪深交易所与北交所并驾齐驱的三大交易所新格局。股权市场的加速证券化显著提升了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投资的联动性。一级市场投资项目的估值在很大程度上受二级市场对标标的或行业估值的影响,一二级市场在投资资产的选择上也日渐趋同,一二级联动的资产管理机构越来越多,之前专注二级市场的公募资管机构开始积极布局一级市场私募投资,部分一级市场股权投资机构也在积极布局二级市场公募资管业务,公募资产管理与私募资产管理加速融合,我国资本证券化整体进程加速。
三、资本投资的大成本观显现,外部成本内部化
近年来全球对气候、环境等社会问题的关注提升到新高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