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2021年这几个关键词来了,"养老"、"分红"、"稳定"、"新星"入选,哪些蕴藏新机?
时间:2021-12-29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在行将告别2021年之际,回看这一年时间长河的水面,总会有一些耀眼的“光斑”跃入眼帘。特别是在蓬勃兴起的基金行业,涌现出哪些炙手可热的关键词,来记录全年市场表现?

我们梳理发现,最终,“规模”、“业绩”、“养老”、“分红”、“稳定”、“新星”、“责任”等成为2021年盘点下来的重要关键词。

规模!全行业首次突破25万亿再创历史新高

2021年公募基金行业又是乘风破浪、蓬勃发展的一年,这一年里公募基金总规模前11个月中就有9个月创出历史新高,成为市场运行常态。

12月23日晚间,基金业协会公布2021年11月公募基金市场数据,全行业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再创历史新高。公募基金全行业无论是基金规模还是份额均创出历史新高。

相比去年年末,公募基金规模从19.89万亿元一路增长至25.32万亿元,前11月规模增长超过5.4万亿元,增幅高达27.30%,仅在今年3月及9月股市出现震荡时,规模曾一度小幅缩水。

在突飞猛进的公募基金行业里,国内首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基金,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截至三季度末,工银瑞信剔除货币与短期理财规模达4175亿元,跻身行业前十大,较年初大幅增长933亿元,其中权益基金规模增至2065亿元,较年初增加519亿元,增幅达34%,资管总规模已近1.6万亿元。

业绩!分化明显基金20%

以上收益集中在哪家?

距离2021年收官仅有一线之隔,公募基金业绩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今年资本市场呈现出极端的结构性行情,行情把握难度很大,不过仍有一些基金赚得盆满钵满。

在这种大环境下,工银瑞信旗下12只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在20%以上,殊为难得。截至12月22日,工银新能源汽车、工银生态环境收益率超50%,分别是58.18%、57.29%,在同类排名中居15/1532、7/541。工银物流产业、工银新兴制造A、工银新材料新能源收益率在30%以上,同类排名均在前10%。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工银瑞信基金近三年权益基金收益率达165.33%,在权益类大中型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公司旗下有36只主动权益基金近三年收益率翻倍,数量全行业排名第一。同时,公司旗下固收类基金近三年收益率为17.65%,在固收类大中型基金公司中排名前五;近十年收益率高达111.51%,在固收类大中型基金公司中排名前三,公司旗下所有固收产品近三年收益率均在7%以上,其中7只基金收益率超过20%。

根据最新10月份海通证券公募基金评级报告,在基金管理公司股票投资能力评价中,工银瑞信基金包揽三年期、五年期、十年期五星评级,成为全行业仅有的8家“全五星”基金公司之一。

养老!基金成为养老投资

管理主力军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个人养老投资势在必行。在现行的养老金三大支柱中,公募基金已扮演重要角色,在养老金的保值增值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中国基金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基金公司管理的包括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在内的养老金规模已近3.73万亿元。而基金公司成为养老投资管理主力军。

作为国内银行系旗舰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基金高度重视老百姓“养命钱”的托付责任,始终将养老金业务作为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在养老三支柱的建设上持续贡献专业力量。2021年9月末,工银瑞信养老金投资管理规模突破6100亿元,连续13个季度保持行业第一。

在养老金投资管理上,公司围绕养老金资金期限长、对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精心打造养老金投资管理王牌团队,以持续优异的业绩为养老金实现了保值增值。如企业年金方面,自2008年正式管理企业年金以来,截至2020年末,工银瑞信管理年金组合累计收益达132%,大幅超越行业平均;近五年综合收益率市场排名第二,其中2017年和2019年单一含权平均收益率市场排名第一。

分红!总额逾2800亿元

再创新高

基金分红是指基金将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方式派发给基金投资人。基金大手笔分红有利于打造基金公司的品牌,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购买。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分红总额逾2800亿元,远超2020年全年水平,创出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今年以来有2751只基金累计进行5358次分红,分红总额为2856.13亿元,与2020年全年分红总额1892.55亿元相比,上涨50.91%。其中,有14只基金分红次数在10次以上,674只基金分红次数超2次。

其中工银瑞信旗下37只基金累计分红69亿元,截至2021年9月末,公司累计为客户创造4707亿元投资回报,其中公募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了1957亿元的利润,居基金行业前列、银行系基金公司首位。

稳定!基金经理的持续性

成为巨大考验

随着基金数量的增多,加上今年波动剧烈的市场环境,面对前所未有的业绩压力,今年已有超300位基金经理离职,为历史同期的最高纪录。

而此前,2016年至2020年,当年离职基金经理人数分别为159位、170位、194位、233位、256位。基金经理离职,影响最大的人,除了他们自己,可能就是购买了份额的基民们。所以,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