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前夕核心人员离职引监管高度关注 特许经营下中科环保如何突破市场困局
时间:2021-12-28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上市前夕,公司核心高管却毅然辞职、放弃数十万股的“原始股”,这着实不常见,也引起了监管的高度关注。

冲刺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中科环保近期正式回复第四轮问询,公司上市前夕董监高人员突然变动等问题依然是深交所重点关注的领域。

康美药业造假案引发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潮引发市场热议,投资者纷纷质疑独董紧急辞职背后的相关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经营问题。处于上市关键期的中科环保尚未实现上市,就在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报告期内,“离奇”出现多位董事、高管快速离职。对此,深交所多次问询,要求中科环保解释高管离职原因。

上市前夕核心高管“蹊跷”大变动中科环保是中科院旗下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报告期内,其营收主要由生活类垃圾处理、危废处理处置、环保装备销售及技术服务等业务贡献。

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中科环保营收分别为5.34亿元、6.04亿元、6.86亿元及6.73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7755.08万元、1.11亿元、1.55亿元和1.08亿元。中科环保认为,公司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因此选择创业板标准一申请上市。

2020年12月29日,中科环保上市文件获得受理,期间上市审核申请一度中止,2021年6月22日,公司完成财务等资料更新,深交所恢复对其发行上市审核,至今中科环保已经历经四轮问询。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申请关键期,中科环保在问询环节多次变更公司高管,引起监管层和投资者热议。

2021年9月,中科环保被第二轮问询后,公司关键人物,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孙玉萍于9月30日离职。同时,孙玉萍根据员工持股计划规定,将其间接持有的中科环保266160股股份按原入股价格转让给中科环保总经理栗博。

对此,中科环保解释认为,公司在财务管理体系和公司治理方面具备良好的建设情况,不存在会计基础工作或公司内控薄弱等原因导致财务总监无法履职的情况。财务总监离职前对公司财务数据与公司已公开披露信息不存在不一致意见。孙玉萍离职不存在对公司经营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形。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A股市场上,在IPO关键期,财务总监、董秘等职务对公司上市至关重要,其稳定性是监管层重点关注的对象,甚至能决定公司上市的进程,IPO报告期上述职位的变动甚是少见,尤其是闯关关键期,拟上市公司上述高管的离职更是少见。

公开的履历资料显示,孙玉萍于2017年10月23日就开始担任中科环保财务总监,2018年7月13日起,兼任中科环保董事会秘书,2018年6月4日起,兼任中科环保副总经理。

孙玉萍任职履历可谓贯穿中科环保整个上市报告期。让人不解的是,就在中科环保即将上市之际,其竟甘愿放弃26万多股股份,“净身出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中科环保高管变动不止一人,报告期内,中科环保多次换将。孙玉萍之前,李伟担任中科环保副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于2018年6月卸任。递交招股书前,公司董事秦怡、独董李勇分别于2020年6月和8月份卸任。2021年3月,中科环保独董王涌卸任。

中科环保上市报告期高管大变动,尤其是问询阶段仍出现高管离职,公司内部是否存在未公示问题或其他经营风险,中科环保已屡遭监管层重点问询。

特许经营下“后来者”的市场困局中科环保高管大变动背后是否隐藏其他信息,从公开回复中难见真章。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中科环保在报告期内业绩突然大增,但是递交招股前的增资引战并没有受到机构的热捧。

2017年中科环保营收为3.87亿元,净利润为1526.68万元,2018年报告期开始,公司营收就达到5.34亿元,净利润达7755.08万元,营收增长1.5亿元,但净利润却增长四倍,此后公司的营收均是小幅增长,净利润仍直线飙升。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业绩增长并没有带来公司估值的大幅提升。

2019年9月,中科环保通过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人的议题。截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经评估备案的净资产评估值为11.94亿元,对应的股权价格为1.35元/股。中科环保增资引进10名投资人的增资价格仅以经评估备案的净资产评估值为基础,确定价格为1.4元/股,最终以3.09亿元出售了公司19.68%的股权。

这意味着,中科环保在上市利好期的增资引战价格几乎没有获得溢价,公司股份被以净资产的股价出售给机构投资者。

对此,有投资者质疑称,是中科院国有资产没有溢价空间,还是中科环保的主营业务缺乏成长性,为何上市前期的增发没有受到机构投资者的热捧,并质疑中科环保上市后能否实现高速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了解,垃圾发电业务并非高科技含量产业,自1985年,我国在深圳建立首座垃圾焚烧发电厂以来,目前国内大城市多已布局垃圾发电项目。

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为例,截至2019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厂数量已由2007年的66座增长至389座,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由2007年的4.47万吨/日增长至45.65万吨/日。

目前A股市场上已有绿色动力、三峰环境、伟明环保、中国天楹、上海环境等十余家垃圾焚烧发电厂、核心设备制造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