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虹医药:聚焦泌尿生殖系统抗肿瘤创新药研发成为领先的制药企业
——江苏亚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网上投资者交流会精彩回放
出席嘉宾
江苏亚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PANKE先生
江苏亚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副总裁江新明先生
江苏亚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余小亮先生
江苏亚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杨明远先生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管理委员会医疗健康组高级副总裁杨沁先生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管理委员会医疗健康组高级副总裁杨睿先生
经营篇
问: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什么?
PANKE:公司专注于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及其他重大疾病领域,致力于为医生和患者提供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以核心技术平台为依托,以实现临床价值为导向,在泌尿生殖领域建立了深度的在研产品管线,尤其以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为首个重点市场,构建了覆盖NMIBC诊断和治疗的优势产品组合。截至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公司的核心产品均处于在研状态,主要产品管线拥有9个产品、12个在研项目,其中有2个产品对应的3项研究已处于III期或关键性临床试验阶段。
问:请介绍APL-1202产品。
PANKE:APL-1202是全球第一个进入抗肿瘤关键性/III期临床试验的口服、可逆性II型甲硫氨酰氨肽酶(MetAP2)抑制剂,也是国际上首个进入关键性/III期临床试验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口服靶向治疗药物。APL-1202项目于2015年和2018年分别获得国家“十二五”和“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
问:请介绍APL-1702产品。
PANKE:APL-1702是公司从Photocure公司获得全球专利权益授权基础上,推进至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的光动力治疗药械组合产品,用于非手术治疗包括所有HPV病毒亚型感染所致的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一种高级别的宫颈癌前病变)。
问:公司拥有多少项专利?
PANKE: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取得24项发明专利授权,均为发明专利,其中境内专利5项,境外专利19项。公司尚未形成收入,22项发明专利与公司形成的核心技术和在研产品相关。
问:请介绍公司的研发创新机制。
PANKE: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和发展,公司已经构筑了覆盖药物发现及机制研究、临床前开发、药学研究、转化科学研究、中国和全球临床试验、法规与注册申报的完整研发体系。在上述完整、高效的研发体系基础上,结合多年的药物临床研发实践,公司构建了三大核心技术平台,开发出多个新型候选药物并有序推进至临床阶段:靶向免疫调节正常化(TIMN)技术平台系公司自主研发构建的集体外、体内模型以及转化科学研究为一体,同时在药物作用靶点和机制上专注于靶向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及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新药发现平台;前药和精准药物递送(PADD)技术平台具备药物前药化学结构改造和药物递送系统改进的双重功能,通过对原药特定基团进行结构改造,并结合药物缓控释制剂技术,从而获得药效、安全性、给药途径等方面更优越的新药产品;基于分子片段组装的靶向蛋白降解(FASTac)技术平台系公司在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基础上,通过建立高成药性分子片段库,以提升靶向蛋白降解剂成药性并高效筛选出目标化合物的技术平台。
问: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是多少?
杨明远: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进行创新药的研发,尚未实现产品的商业化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下同),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993.60万元、-17242.59万元、-24726.67万元和-12560.29万元。
问:公司的研发投入是多少?
杨明远: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投入分别为4976.82万元、14191.89万元、17202.97万元和9863.31万元。
发展篇
问: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PANKE: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创新技术和产品为核心驱动力,聚焦泌尿生殖系统抗肿瘤和相关疾病的全球化创新药研发,充分发掘全球首创和可以显著改善现有治疗药物缺陷的创新药物;通过自主研发和战略合作围绕泌尿生殖系统进行产品管线的深度布局,提升产品管线的多元化和协同性,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涵盖疾病诊断到治疗的优势产品组合,力争在专注领域打造最佳的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
问:公司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杨沁:公司两款核心在研产品分别瞄准膀胱癌、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领域空白,临床价值巨大,市场空间广阔,竞争环境宽松,有望为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同时,公司依托完整的全球研发体系和自主核心技术平台,持续打造具有全球价值的创新药产品管线,有望助力公司持续发展。此外,公司管理团队、投资者阵容强大,能够为公司长期发展保驾护航。
问:请介绍APL-1202的研发进展。
PANKE:APL-1202项目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领域现有两项适应症在国内分别进入关键性或III期临床试验阶段:(1)联合化疗灌注二线治疗复发的中高危NMIBC;(2)单药一线治疗未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