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在这一背景下,党和国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体,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企业目标实现的有力保障,内部控制旨在提升企业合法合规性和经营效率效果,并促进企业战略实施。我国政府多部门协作、致力于建立一套完整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其重要目标之一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特别是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要求下,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助力企业“行稳致远”,对于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原银监会、原保监会(以下简称五部门)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了保证该规范的有效实施,五部门于2010年4月26日进一步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三个配套指引,分别从企业自身建立、评价内部控制以及审计师鉴证内部控制进行细化和规范。一个基本规范和三个配套指引的制定发布,标志着我国“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有序、防范科学、体系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基本建成。
根据五部门联合颁布的《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和财政部、证监会发布的《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自2012年1月1日起主板上市公司开始分类分批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从2010年开始,我们借鉴国内外通用的评估方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内部控制指数评价体系,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为政府监管、企业完善内部控制以及决策者提供有用的参考。2021年,我们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发展状况,并对上市公司2020年度内部控制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以期促进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升,推动企业和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二、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及样本
首先,我们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综合考虑《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国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及《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法律法规及相应文件,同时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内部控制评价研究,确定了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5个一级评价指标、25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158个四级指标的四级指标体系。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对每项指标加权平均即得到内部控制评价指数,其五个要素(一级指标)得分分别构成内部环境指数、风险评估指数、控制活动指数、信息与沟通指数和内部监督指数。该指数采用百分制,分值在区间[90,100]、[80,90)、[70,80)、[60,70)、[50,60)和[0,50)分别对应CICII、CICIII、CICIIII、CICIIV、CICIV和CICIVI六个内控等级水平[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指数的详细介绍请参见2010年6月11日刊登于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2009):制定、分析与评价》以及同日刊登于证券时报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相关内容还于2017年发表在《ReviewofQuantitativeFinanceandAccounting》第2期49卷(DOI:10.1007/s11156-016-0593-x)]。
本研究对2020年我国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科创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进行评价。以披露2020年度报告的公司为基础,本课题组得到4231家上市公司样本。我们收集了上市公司截止于2021年4月30日的公开资料,包括公司年度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等定期公告、临时公告、公司的规章制度以及处罚和重大事件等。依据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交易所网站、巨潮资讯网、中国证监会等监管部门网站以及上市公司官方网站。
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总体状况评价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总体状况
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整体水平继续提升,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2018-2020年三年间,内部控制指数均值分别为46.22、47.59和49.24分,实现连续提升。从内部控制构成要素来看,风险评估指数较2019年略降,内部环境与内部监督指数均高于2019年,而控制活动及信息沟通指数则实现连续增长。尤其是信息沟通指数,连续两年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长态势,较2018年提升6.70分,体现了上市公司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加强内部信息疏通,改善企业信息质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内部环境的绝对水平仍然处于较低位,风险评估水平也出现一定的回落。
从内部控制指数来看,2020年,内部控制质量处于V级水平及VI级水平的公司仍占绝对比重,但内部控制II级水平实现了零的突破,同时进入III级水平和IV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