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不停蹄扩产,秦安频频大动作背后的风险也不小。
12月19日晚间,森麒麟(002984.SZ)发布公告称,拟投资约37亿元在西班牙扩产,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具备1200万条子午线轮胎产能。
森麒麟的扩产动作确实不小。去年9月,公司登陆A股市场,IPO募资用于产能建设。两个月后,公司又披露发行可转债募资计划,募资21.99亿元,在泰国进行产能扩充建设。此次投资是公司上市一年以来第三次扩产。
在全球疫情冲击、全球贸易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密集进行出海扩产,森麒麟能否达到预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森麒麟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其中,三季度,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下降幅度接近50%。
森麒麟的股东也开始减持。今年9月、10月,公司重要股东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已经套现逾6亿元。
再投37亿海外扩产
秦安的扩产大动作几乎达到了疯狂地步。
秦安是森麒麟的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直接间接持有公司47.45%股权。去年,秦安推动森麒麟顺利登陆深交所。
森麒麟上市之时,成功募资13.08亿元。这笔资金,7.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5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升级,剩下的3.08亿元用于年产8万条航空轮胎(含5万条翻新轮胎)项目建设。
令人诧异的是,刚刚完成IPO募资,森麒麟就再度抛出大规模募资计划,进行产能扩充项目建设。
去年11月16日,上市刚满两个月,森麒麟的再融资计划来了。公司披露,拟通过发行可转债方式募资21.99亿元。这一次募资募投项目只有一个,那就是森麒麟轮胎(泰国)有限公司年产600万条高性能半钢子午线轮胎、200万条高性能全钢子午线轮胎扩建项目。目的主要是为了扩充高性能半钢轿车/轻卡子午线轮胎以及高性能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产能,建设周期均为1.5年。
今年12月19日,森麒麟再度披露扩产计划。
公告显示,公司拟自筹资金约5.2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7.44亿元)在西班牙投资建设年产1200万条高性能轿车、轻卡子午线轮胎项目,由全资子公司森麒麟(香港)贸易有限公司100%持股的森麒麟轮胎(西班牙)有限公司具体实施。
对于本次投资,森麒麟称,是公司践行“833plus”战略规划深入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本次对外投资依托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制造系统,借助在泰国成功运营轮胎智能制造基地经验基础上,结合全球轮胎行业发展趋势,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中国轮胎企业在欧美发达国家首家建成的智慧轮胎工厂,对于提升品牌力、提高技术工艺、优化销售布局、保障供应链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有望进一步巩固提升公司竞争优势,将公司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森麒麟主营业务为专注于绿色、安全、高品质、高性能子午线轮胎和航空轮胎的研发、生产、销售,其产品根据应用类型区分为乘用车轮胎、轻卡轮胎及特种轮胎,乘用车轮胎包括经济型乘用车轮胎、高性能乘用车轮胎及特殊性能轮胎,特种轮胎包括赛车轮胎、航空轮胎。
2014年,公司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泰国投资建设森麒麟泰国。公司称,森麒麟泰国已经成功运营了年产10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项目,成为全球轮胎行业智能制造的领先代表,被轮胎业界誉为“一带一路”沿线中资轮胎企业标杆。
综上所述,一年左右时间,三次扩产,共计耗资62.52亿元。
如此大规模扩产,森麒麟能达到预期吗?
三季度营收净利双降
森麒麟敢如此大规模扩产,源于其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
森麒麟专注于高品质、高性能子午线轮胎及航空轮胎的研发、生产、销售,在半钢子午线轮胎领域,公司拥有逾10200个细分规格产品,具备全尺寸半钢子午线轮胎制造能力。在航空轮胎领域,公司是国际少数航空轮胎制造企业之一,具备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能力。公司可生产适配国产大飞机、波音、空客等飞机机型的多规格航空轮胎产品,正在稳步推进航空轮胎应用领域的客户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在航空轮胎领域,公司历经逾十一年攻关,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航空轮胎设计、工艺、制造核心技术,已申请多项专利技术,是国际少数航空轮胎制造企业之一。
森麒麟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制定了“833plus”战略规划,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在全球布局8个数字化智能制造基地(中国3个,泰国2个,欧洲、非洲、北美各1个),同时实现运行3家研发中心(中国、欧洲、北美)和3家用户体验中心,择机并购一家国际知名轮胎企业。
在不断扩张中,森麒麟的经营业绩实现了较快增长。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1.40亿元。2016年至2020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4.19亿元、36.17亿元、41.76亿元、45.79亿元、47.05亿元,虽然近两年增速有所放缓,但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在这期间,净利润表现更为出色,分别为2.95亿元、3.79亿元、4.89亿元、7.41亿元、9.81亿元,年均增速超过30%。
然而,今年以来,森麒麟的经营压力陡然加大。公司称,轮胎行业不利因素较多,公司面临的经营形势严峻,原材料价格高企、新冠疫情引起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