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投资人还记得,10月举行的第七届联合国世界投资论坛,2只中国基金映入了人们眼帘。
首次设立的2个新奖项——可持续基金奖和新兴市场可持续基金奖中,工银瑞信生态环境股票型基金和华夏能源革新股票型基金凭借优异表现,入围了新兴市场可持续基金的前10提名。
这标志着中国公募基金在可持续投资上取得国际权威认可。
“社会责任基金”和“可持续基金”正在被迅速推向了大众视野,对于投资人而言,为何要关注基金产品的ESG属性,基金管理人能否有效地在收益与ESG之间实现共赢?
收益率会不会与责任理念打架?
“ESG表现与公司盈利目标存在冲突”一直以来是ESG投资者的普遍担忧。
12月3日,21世纪资本研究院联袂银华基金管理公司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评价报告(2021)》指出,ESG因子对A股市场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影响性未经充分研究和验证,即缺乏全市场层面的因子有效性验证。
该报告同时指出,从国内头部基金投资模型打造效果来看,“有效性验证”工作正在逐步推进,头部金融机构在ESG理念上已经具备初步共识。
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UNPRI)对此在海外市场进行的数据研究显露了同样的趋势,其选择2013年至2018年作为统计周期,系统性选择具有优秀ESG特征的股票的投资组合,或将ESG特征纳入股票权重的投资组合,创造了更高的超额收益阿尔法。
联合国世界投资论坛对于两只中国基金的“点赞”,亦反映了相关组织期望通过“有效性验证”工作的推进,推动金融行业践行ESG;2021年12月3日,21世纪资本研究院联合多家头部机构、上市公司发起“南方责任投资行动”号召,亦是出于这一目的。
以工银瑞信生态环境为例,成立于2015年6月2日的工银瑞信生态环境,2020年取得了净值翻番的优异业绩之后。今年以来至12月15日,取得了66.24%的丰厚回报。
根据21世纪资本研究院梳理,该基金锁定“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节能减排产业和其他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利于创造和维护生态环境的相关行业”为主要投资标的。
按照合同约定,投资于生态环境行业股票占非现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从分类看,属于今年大火的“E”类泛ESG主题主动型基金。
正是在“双碳”发展的历史性趋势下,工银瑞信生态环境通过长期布局宁德时代、隆基股份、天齐锂业、天赐材料等120余只股票,兼顾工银瑞信生态环境不同产业链的重点企业,既有效陪伴了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对产业发展亦起到了有效推动作用。
该基金在天天基金网的539只同类基金排名中排名第4。
截至三季度末,工银生态环境最近一年、最近三年、最近五年的净值回报率分别为110.75%、345.45%、208.31%,同时获得晨星、海通证券、招商证券三大权威基金评价机构最近三年业绩五星级评级。
根据21世纪资本研究院数据,工银生态环境获得了投资者的普遍认可,已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净申购。
2021年三季度报显示,工银生态环境资产规模已达到46.38亿元,创历史新高。另据2021年中报信息,截至上半年末,工银生态环境持有人户数达65903户,个人投资者占比达89.47%。
推动ESG投资“标签化”“辨识度”
《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评价报告(2021)》指出,国内ESG投资仍然存在一定挑战,譬如海外通用ESG评估体系在中国市场并不完全适用;ESG高质量数据缺失,难以有效支撑ESG评估模型的构建和投资研究。
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
21世纪资本研究院通过有效研究工银瑞信相关业务,试图寻求相关答案。
对于工银瑞信而言,其按照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UNPRI),以国际主流ESG评价体系为指导,探索研究中国特色的ESG评价体系。
这即解决了“标准不适用”的难题。
而最重要的工作则是探索绿色基金投资流程,研究在“募、投、管、退”关键环节如何嵌入ESG评价体系,以更好地发现具有绿色效应的子行业和投资标的,并管控风险。
根据21世纪资本研究院了解,工银瑞信在产品布局上,重视对可持续发展主题产品的研发,发行了多只以可持续、低碳环保为投资方向的基金,如工银生态环境、工银新能源汽车、工银新材料新能源、工银美丽城镇、工银中证180ESGETF等。
在投资过程中,公司投研人员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绿色和低碳环保作为筛选投资标的时关注的重点问题和动态调整股票池的重要依据,优先考虑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较好的公司。
截至2021年12月15日,工银新材料新能源、工银美丽城镇、工银生态环境、工银新能源汽车等四只成立满一年的股票基金,投资总回报分别达到86.9%、184.9%、197.4%和358.34%,年化回报分别达到9.87%、16.83%、18.12%和63.66%,实现了社会责任与业绩回报的共赢。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投资司司长詹晓宁对相关基金获联合国点赞进行了回应。
“获奖基金的投资业绩和优异的可持续性表明,可持续投资不仅商业上可行,而且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全球气候、环境和社会问题,同时还能帮助投资者降低可持续性相关风险。”其指出。
21世纪资本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头部机构通过有效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