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破后立!八大关键词勾勒2021银行理财
时间:2021-12-17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1年,银行理财领域经历了先破后立的过程。

严监管的逻辑已经穿透到了业务运作的最底层,从资产估值方法的切换和体外资产池的封堵,到真正推进理财净值化转型;现金管理产品作为“冲规模”的利器正被压降,这将倒逼理财公司重塑产品货架,以更有效的客户分层和更前瞻的研发能力,真正打造“多元化”产品线;理财销售和消保工作,正被前所未有地清晰“立规矩”:配合净值化转型,理财产品设计、广告宣传、风险提示、舆情管理、客户投诉等全流程工作的专业性和精细化水平,理财公司均建章立制、高度重视;创新主题产品正式开闸,理财资金真正开始进行跨周期的长期限投资,分享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等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领域的长线发展红利。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绿色碳中和、“专精特新”、养老主题产品频出……

资管新规实施的三年半,颠覆了银行理财此前整整15年的运作逻辑与行业格局,告别池化运作、滚动发行、分离定价。当然,银行理财并不意外地经历了转型的阵痛,一度规模缩水,直至今年9月末才重新回归并略超去年末水平。

但这次规模的回归,是以更洁净的姿态。一番“破”与“立”后,28万亿的银行理财将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站在全新的起跑线上捍卫着“稳健”的荣光,与其他非银资管机构同台竞技。

1估值切换

为什么长期以来投资人看到的理财产品收益曲线永远平滑向上?最核心的原因在于估值方法。此前在摊余成本法计价下,资产的溢价或折价可以平摊到每周或每日,净值和收益率能被人为“调节”得很平滑。

这就是“伪”净值产品频出,监管屡开罚单的背景。为引导银行理财在运作逻辑上更加贴合真正的净值化,并与公募基金拉齐监管规则,监管开始出手干预。

今年8月末,监管部门接连要求大行、股份行及其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所投资产(除未上市股权外)不得使用成本法估值,存量资产进行整改。银行理财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底,理财资金投向债券类资产20.45万亿元、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3.16万亿元、未上市企业股权等权益类资产1.1万亿元。

这意味着高达23.61万亿元的银行理财资产最终须采纳市值法计价。一场浩大的理财资产估值切换,轰然开启。多位受访者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产品中(尤其是定开类)通过公募专户/券商资管/信托资管计划持有的以买入成本法计量的资产,包括私募公司债、PPN(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ABS(资产证券化)、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都需要转换成市值法估值。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大行理财公司全都按监管要求在10月底前完成估值整改;有小部分股份行则在寻求监管许可,允许部分资产估值整改期限延至年底。

完成切换的理财产品均短期内释放出此前基于债牛累积的浮盈,净值呈现不同幅度跳升,顺势推高成立以来年化收益。至此,投资者面对的,是一条走势陡峭甚至凌乱的净值曲线。

2封堵假委外

“假委外”、“体外资产池”是今年颇具有代表性的、描述银行理财调节净值灰色运作的两个词汇。它们实质指向了理财资金通过SPV(特殊目的载体)通道自主投资以成本法计价的资产,构筑一个可以熨平回撤的池子。

理财公司跟非银机构的委外合作分为两个层面:一种是纯通道合作。由于在中债登开户受限的关系,理财公司需要借助合作机构提供的交易席位,进行主动投资;二是委托型委外,类似于投顾合作。理财公司按所需不同策略进行招标,选取市场上业绩表现优异的策略管理人。比如在不擅长的二级市场,理财公司可以选择与经营策略、投资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做法更先进的公募基金开展FOF(基金中的基金)、MOM(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形式的合作,弥补权益和资本市场的配置短板。

这两者是没有道理被禁止的。但披着“委外”外衣的“体外资产池”,也即一些券商研报说的“假委外”的兴起,下半年传出了被严监管“一刀切”的信号。

“假委外”指的是通过信托等通道,购入PPN、非公开公司债、ABS/ABN、二级资本债等惯用成本法计价的资产。不同的理财产品都可以申购或赎回这个信托计划来调节收益,使净值趋于稳定。总之这种操作看起来是委外,但实际上管理方还是理财公司。有受访人士认为,只有将“假委外”逐步禁掉,才能够更好地推进资产估值方法整改,从根源上推进净值化。

截至6月末,理财产品持有各类资管产品的规模有9.49万亿元,其中“假委外”的占比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监管部门会逐步引导打破“体外资产池”,践行真净值化运作。

3压降冲规模利器

如果查看几只现金理财产品最新的季度运作报告,会发现它们的持仓有个共性——新配的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的占比都下降了,加权平均剩余期限缩短了。

这是现金管理类理财新规显效所致。现金管理新规对现金类产品底层资产的投资范围、杠杆水平、组合久期、集中度都进行了约束,概括说来就是使现金理财可投范围缩减、信用不得下沉、久期缩短。

分析人士认为,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过120天的规定,使得此前现金产品大量配置私募债、二级资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