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石创新与中国船舶科研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5日,新三板公司明石创新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于2021年12月15日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同意推进双方之间及双方下属公司、机构之间不断密切技术交流,深化海洋工程装备、微纳传感技术、环保专用设备等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合作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联合申报重大科技项目,共建联合实验室,持续合作建设“徐芑南院士工作站”等。
【蓝天燃气拟收购中广核宇龙48%股权】
蓝天燃气公告,公司拟收购长葛市宇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中广核宇龙(河南)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宇龙”)48%股权。中广核宇龙的主要业务为天然气管道输送及供应、燃气配套设施施工与安装。本次收购成功后,可以巩固并提升公司在河南省天然气市场的市场地位,并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积极的影响。
【金开新能拟6.04亿元收购常州长合90%股权增加电站装机容量】
金开新能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国开新能源拟以60,355.55万元向天合光能收购常州长合新能源有限公司90%股权,标的公司通过平顺县国合光伏发电有限公司(简称“项目公司”)持有山西250MW光伏项目。交易完成后,国开新能源通过常州长合和偏关开能合计持有项目公司90.014%股权,将进一步增加公司电站装机容量。
【亚辉龙两款产品通过美国FDA510(K)审核】
亚辉龙公告,近日,由公司研发生产、公司美国合作伙伴Diazyme公司申请的iFlash18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iFlashTotal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试剂盒通过了美国FDA的510(K)审核。这意味着该两款产品可以通过Diazyme公司进入美国市场,有利于进一步增加公司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对公司未来的经营将产生积极影响。
【上海医药:上药康希诺对公司经营业绩未产生重大影响】
上海医药公告,近日,多家媒体就上海上药康希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实现量产下线相关事宜进行了报道。公司就相关情况作出说明:经核实,截至本公告日,上药康希诺对公司经营业绩未产生重大影响,且公司对上药康希诺不实施并表控制。敬请广大投资者谨慎决策,注意投资风险。
【兰石重装:预计2021年核电与氢能领域收入和利润占比较小】
兰石重装发布股票交易异动公告,公司在氢能、核电领域主要从事前端设备供应,处于行业的上游,业务发展受下游核电建设、制氢、用氢行业的发展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预计2021年核电、氢能领域收入和利润占公司总体收入和利润的比重较小。
【京城股份重组事项获有条件通过16日起复牌】
京城股份公告,2021年12月15日,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对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进行了审核。根据会议审核结果,公司本次重组事项获得有条件审核通过。公司股票将自12月16日开市起复牌。
【蓝科高新:公司无任何形成收入的氢能源相关产品】
蓝科高新公告,公司主营压力容器等产品,目前公司没有任何形成收入的氢能源相关产品。液态阳光加氢站是公司试制产品,量产尚需时日,其商业化存在不确定性,在该业务领域公司目前没有在手订单,由于市场整体配套设施尚不成熟,不具备市场推广条件,公司没有大规模投资计划,对公司业绩不具备影响。
【国网信通控股股东所持4.77%公司股权被无偿划转至中国电信投资】
国网信通公告,控股股东信产集团拟将其持有的公司57,000,000股有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份无偿划转至中国电信投资,拟划转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77%。本次股份无偿划转完成后,公司的控股股东仍为信产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金通灵与北京汉氢签署氢能产业合作协议】
金通灵公告,2021年12月13日,公司与北京汉氢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氢能产业合作协议》,双方从合作协议签署之日起立即开展产品和工程项目的合作,首个宁夏项目公司(暂定)注册资金约6000万元,项目总投资暂估为2.3亿元。
【广东鸿图2021年度净利润预增70%-90%】
广东鸿图披露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1年盈利26,473.73万元-29,588.2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00%-90.00%。
【ST仁智:12月17日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ST仁智公告,公司关于对股票交易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目前已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同意。公司股票交易于2021年12月16日开市起停牌一天,并于2021年12月17日开市起复牌,2021年12月17日开市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仁智”变更为“仁智股份”,公司股票代码不变,公司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
【牧原股份:中诚信国际将公司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
牧原股份公告,根据中诚信国际于2021年12月15日披露的《关于将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的公告》,中诚信国际基于2021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低迷,短期内价格反弹幅度有限;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出现经营亏损,盈利及获现能力弱化;近两年公司投资规模较大,债务持续上升;公司近期商票逾期事件等因素,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