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早餐】国常会:确定加大对制造业支持的政策举措,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发展;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2022年关税调整方案;生态环境部等18部门: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方星海:证监会将大力促进数据、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在证券期货业的推广应用;深交所:深入贯彻注册制改革“三原则”,做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各项准备;上交所:畅通债券业务咨询渠道提升债市监管服务质效;新版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发布:不得未经授权自行剪切改编电影;市场监管总局:白酒标签不得标注“特供”、“专供”等字样;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不变,美股大幅收高。
一、宏观
【国常会】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大对制造业支持的政策举措,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发展。一是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要向制造业倾斜,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力度,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二是深化制造业领域“放管服”改革,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更大激发制造业企业活力。三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四是鼓励大企业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创新链,支持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五是深化和拓展国际合作,支持外资企业加大中高端制造、研发中心等投资。
【国常会】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会议决定,一是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从2022年起到2023年6月底,人民银行对地方法人银行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按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鼓励增加普惠小微贷款。二是从2022年起,将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纳入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计划管理,原来用于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00亿元再贷款额度可以滚动使用,必要时可再进一步增加再贷款额度。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可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优惠资金支持。三是构建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在依法依规、确保信息安全前提下,推动市场主体注册登记、行政处罚以及纳税等信息共享,助力银行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四是完善金融机构发放中小微贷款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规定。扩大面向小微企业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规模。
【国务院】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2022年关税调整方案。最惠国税率方面,对954项商品(不含关税配额商品)实施进口暂定税率,新型抗癌药氯化镭注射液、颅内取栓支架、部分优质水产品、婴儿服装等关乎百姓生活的商品均在其中;自2022年7月1日起,取消7项信息技术协定扩围产品进口暂定税率。关税配额税率方面,继续对小麦、玉米、稻谷和大米、糖、羊毛、毛条、棉花、化肥等8类商品实施关税配额管理,税率不变。其中,对尿素、复合肥、磷酸氢铵3种化肥的配额税率继续实施进口暂定税率,税率不变。继续对配额外进口的一定数量棉花实施滑准税,税率不变。协定税率方面,根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原产于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9个已生效缔约方的部分进口货物实施协定第一年税率。出口关税税率方面,继续对铬铁等106项商品实施出口关税,提高黄磷以外的其他磷和粗铜等2项商品的出口关税。
【国务院】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11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宣布进一步扩大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输华零关税待遇的产品范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最不发达国家98%的税目产品,适用税率为零的特惠税率。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到2025年,“无废城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快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方案要求,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行产品绿色设计,构建绿色供应链,实现源头减量。结合工业领域减污降碳要求,加快探索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路径,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支持金属冶炼、造纸、汽车制造等龙头企业与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企业合作,建设一体化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等绿色分拣加工配送中心和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中心。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落实建设单位建筑垃圾减量化的主体责任,将建筑垃圾减量化措施费用纳入工程概算。以保障性住房、政策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建项目为重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序提高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推行全装修交付,减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产生。各地制定完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统计、处置和再生利用等相关标准。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