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国关注,举世瞩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第10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别具深意。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北京,京西宾馆。在此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大计。
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定向,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受大战大考,推动经济稳健复苏,“十四五”开局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
应对风险挑战,我们党进一步积累了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更加沉着应对重大挑战,更加自觉做到步调一致向前进。
立足新发展阶段,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将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与时俱进的思想,凝聚砥砺奋进的伟力。
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宏阔的视野、深邃的思考,既立足当前聚焦热点问题,又着眼长远把脉发展大势,指引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
“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我们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8日上午,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回顾即将收官的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必将是载入史册的一年,面对发展中遭遇的各种困难挑战,2021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极为不易、亮点突出的成绩单:
——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内生产总值稳步迈上新台阶,占全球经济比重继续上升,持续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保持全球疫情防控优势地位。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天问一号”着陆火星,载人航天成绩举世瞩目,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即将并网发电。
——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出口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创历史新高;光伏、风电等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凸显,集成电路等短板产业国产替代和技术迭代加快。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区域发展战略有效推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取得重要成效;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即将生效。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城镇新增就业预计超过1200万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粮食又获丰收。
——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面部署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自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来自于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来自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分组讨论中,与会同志对这一年的经济答卷感触深切。
难中求进,来之不易的成绩,饱含珍贵的发展智慧。
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我们党进一步积累了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为“四个必须”——
“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居于首位。
回眸今年经济工作,遇到了许多新的重大挑战,既有大风大浪,也有暗流涌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能够沉着应对,过险滩,闯难关,关键是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步调一致向前进,拔了不少钉子,稳住宏观大局。”
“越是重大关头,越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这是中国经济化危为机、破浪远行的根本依靠。”一位与会同志的感悟,引发广泛共鸣。
立足非凡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阐明深刻启示: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发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不能再走大呼隆、粗放型发展的路子,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关键是要保持宏观大局稳定,把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不能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不能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也不能把攻坚战打成消耗战。”
“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和实施政策措施要坚持系统观念,遵循经济规律,以实践标准来检验。”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述,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不断破解经济发展难题,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思想指引。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
“稳中求进”,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以贯之的工作总基调。
今年会议上,在定调202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