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ESG为核心竞争力"绿色治理"成众多企业的自觉追求
时间:2021-12-03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日前,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宝钢股份、中远海能、上港集团、东方证券等上市公司,与企业高层深度对话后,发现在“双碳”目标下,这些公司早已积极践行ESG发展理念,重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将主营业务发展与ESG实践有机结合,并通过出具ESG报告等方式,向资本市场传递绿色发展理念。

在名著《从绿到金》中,两位耶鲁大学教授通过采访数百名企业领导人,得出了一个论断:谁能更好地迎接(环境)挑战并找到解决方案,谁就将站在竞争的顶峰。

如今,环顾中外,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发展新理念已在政府机构及优质公司之间蔚然成风。日前,上海证券报记者陆续走进宝钢股份、中远海能、上港集团、东方证券等上市公司,与企业高层深度对话后,发现在“双碳”目标下,这些公司早已积极践行ESG发展理念,重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将主营业务发展与ESG实践有机结合,并通过出具ESG报告等方式,向资本市场传递绿色发展理念。

“在上海证监局积极引导下,上海上市公司把推进ESG工作作为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抓手,探索出了一条富有建设性、更具操作性的道路。”有专注上市公司ESG发展研究的业内人士表示,“从国外卓越公司的发展历程看,企业一旦将ESG理念内化为公司德性,就会产生强劲而持久的发展动力。ESG理念与高质量其实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认为,ESG信息比财务信息更重要,在成熟市场中,投资者会首先看上市公司的ESG情况,再分析公司的财务数据。如果财务指标是建立在损害环境、不尽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低下的基础上,那么这样的上市公司做出来的财务数据也没有人相信。宋志平还建议给ESG起个中国名字:“绿色治理”。

转观念:信披仅是第一步

翻开中远海能的2020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行书书写的四个字“能·源于合”,下面是一幅长长的照片——“远翠湖”(COSJADELAKE)轮在碧蓝的海面上,划出一道晶莹的弧形波浪。

在中远海能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出现最多的是各式各样的油轮和LNG运输船只,精美的照片一张接着一张,搭配清晰明了的文字介绍,读起来令人爱不释手。跟公司一交流才知道,这样便于外界获取公司ESG相关信息的社会责任报告,公司已经连续做了13年,如今已针对A股、H股市场,发布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三种版本。

上海上市公司中,像中远海能这样多年如一日持续发布ESG相关信息的公司不在少数。宝钢股份早在2004年就发布第一份环境报告——《2003环境报告》,2006年发布了第一份可持续发展报告——《2005可持续发展报告》,此后不断丰富完善。2021年,宝钢股份发布第16份可持续发展报告时,已经给出了公司完整的ESG指标体系与报告框架。

“作为钢铁行业的领头羊,我们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在过去10多年推进ESG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近2年全面、系统且成体系地推进ESG,参照国际优秀钢铁同行或者同类企业,全面提升ESG管治体系。”宝钢股份董事长邹继新对记者表示。

除了实体企业,具有配置社会资本、为经济发展提供投融资服务等重要职能的金融机构,同样需要加快健全金融机构ESG信息披露制度。

“推进ESG,推动可持续发展。公司从自身经营管理出发,促进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从我做起,为减缓气候变化贡献力量。”东方证券董事长金文忠对记者表示,2020年,东方证券通过开展绿色金融、促进节能减排、责任投资、宣传环保理念等方式,多管齐下推进公司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金文忠透露,今年8月,恒生指数公司公布2021年可持续发展指数系列名单结果,东方证券获新纳入恒生A股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该指数维持在30只权重股,目前被纳入的内地证券公司仅有2家。这标志着公司ESG管理和行动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

践真知:落到每个细节里

当地时间9月1日下午6时26分,蔚蓝色的地中海东南岸上,红白相间、巍峨雄壮的桥吊一字排开,伴随着码头现场一声鸣笛,位于远程自动化操作室的岸桥司机操作摇杆,对着码头现场的岸桥发出自动化指令,随即,码头集装箱“第一箱”被稳稳吊起,装入首靠船“中远海运阿尔卑斯”号轮。

随着“第一箱”的起吊作业完成,上港集团以色列海法新港正式开港。作为以色列60年来的首个新码头,海法新港也是迄今为止地中海沿岸最先进、最绿色、建设速度最快和成本最节省的码头。

“近年来,上港集团多措并举,开展了自动化码头建设、LNG等清洁能源应用、港口船舶岸基供电推广、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多项重点支撑项目,取得了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主要生产设备使用清洁能源的比例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上港集团董事长顾金山告诉记者。

上港集团打造绿色港口,是上海上市公司将ESG发展理念落到实处的一个缩影。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上市公司纷纷根据各自主营业务、所在产业特点,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发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宝钢股份为例,世界钢铁行业节能BAT技术(最佳实用技术)在公司已实现全覆盖应用,每年技术节能量在5万吨以上。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公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