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业绩变脸背后:五大谜团待解
时间:2021-11-30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短短一年,股价跌去近八成。

这便是被誉为公务员考试培训大白马的中公教育的现状。这家上市公司市值从最高峰时的接近2700亿元缩水至目前的614亿元。

10月30日,中公教育公布2021年三季报,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3.01亿元,同比下滑15.29%;净利润为亏损8.91亿元,同比下滑167.45%(图1)。

中公教育第三季度的单季数据,同比来看,更可谓断崖式下跌——去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为46.31亿元,今年第三季度营收仅14.45亿元,同比落差31.86亿元;去年第三季度公司净利润15.54亿元,今年第三季度为亏损7.98亿元,二者落差23.5亿元。

业绩的突然变脸,发生在中公教育借壳并完成业绩承诺之后,因而引发了市场的格外关注。随即,深交所向中公教育发出关注函。11天之后,中公教育以10页的篇幅予以回复,并重点解释了第三季度收入大幅下滑的原因。

其一,受疫情影响,2020年各省公务员联考笔试,由以往的第二季度推迟到了第三季度,导致2020年第三季度确认的收入较高,因而基数较高。其二,2021年省考招录人数下滑、考试提前,导致2021年第三季度确认的公务员序列培训收入较低。此外,2021年教师招录人数减少、事业单位招录的参培人员减少,也对公司收入产生较大影响。

证券时报记者全面梳理发现,中公教育对关注函的回复未能全面释疑,围绕公司的财报及业务,仍有多个谜团待解。

疑问一:突然逆转的经营现金流

伴随业绩下滑的,首先是中公教育销售回款的逆转。

正常情况下,所有的TOC类业务都有良好的现金流,因为这类企业对消费者都是现款结算,基本不存在应收账款。中公教育也如此,针对下游培训学员可以收现款,上游不存在供应商,也就基本不存在采购预付款。

并且,按照中公教育培训业务“先收费后授课”的模式,培训费虽然先收取了,但在会计上确认为营业收入要待培训结束之后,如此,持续进账的预收款(即销售所得现金)会高于营业收入。

2018年,中公教育营收62.37亿元,销售回款66.54亿元,超额4.17亿元;2019年营收91.76亿元,销售回款101.5亿元,超额9.74亿元;2020年营收112.02亿元,销售回款138.88亿元,超额26.86亿元(表1)。

连续三年,公司销售回款超出营收的金额都是逐年增加,因而也使得每年末的预收款余额逐年增加,到2020年末已达49.25亿元。

2021年,情况逆转。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收入大幅下滑至63.01亿元的同时,销售回款也仅有37.64亿元,二者有着超过25亿元的差额,预收款余额下滑至23.13亿元。

具体来看分季度的数据(表2)。

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52亿元,销售所得现金为22.58亿元,微超收入2.06亿元,尚符合正常状态;

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8.04亿元,销售所得现金为20.11亿元,低于收入7.93亿元,说明销售回款状况在恶化;

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仅为14.45亿元,而销售所得现金更是-5.05亿元,销售回款较营业收入的差额进一步扩大至19.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公教育第三季度销售所得现金为-5.05亿元,说明销售回款发生了5.05亿元的资金净流出。翻译得直白一点就是,当季既有收款也有退款,但是退款的金额大于收款的金额,所以导致现金净流出。这种情况在中公教育此前各季度中从未出现过。

曾从事上市公司审计的注册会计师陈星(化名)分析,“第三季度净退款达到了5亿,考虑到第三季度仍有新学员预收款进账,则实际的退款远超过5亿”。他同时就单季度净退款5亿元的合理性提出疑问,“这些退款都是之前收取的预收款,那么预收款是否存在虚增”?

疑问二:

变相贷款助推业绩虚高?

如前所述,中公教育的预收款项来自于学员预先缴纳的培训费。如果预收款的收款速度快于培训完成(即收入确认)的速度,则预收款的余额会不断积累。前述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中公教育在营业收入连年增长的同时,年末的预收款余额也不断增长,2018年-2020年分别为19.2亿元、26.34亿元、49.25亿元。

中公教育的预收款余额往年何以大幅增长,而今年第三季度又何以大规模退款?

这或与中公教育推出的培训贷款产品“理享学”不无关系。

公开信息显示,中公教育将培训项目分成“普通班”与“协议班”两大类,普通班属于常规缴纳费用参加培训的模式,协议班则是双方签署协议,如若学员考试未通过或公务员招考未被录取,培训费可以部分或全额退还。

由于协议班有“考不过退费”的有利因素,培训价格也明显高于普通班。证券时报记者电话咨询获悉,中公教育省级公务员考试线下授课类培训,协议班价格为3万元至5万元,普通班价格为2万元左右。从中公教育披露的数据来看,历年协议班的收入贡献都超过75%,说明多数学员都选择了性价比更高的协议班。

2019年,中公教育在协议班的基础上推出了“0元入学”、“1元占座”等产品,并广为宣传。该等产品名义上不用花钱或者只花1元就能享受培训服务,实际上却是培训贷款产品——理享学。

理享学的核心模式是:学员不用预先支付现金缴纳培训费,但可以通过申请贷款的方式缴纳,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