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小米需要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布局,找到新的增长点,同时给予投资人更大的信心和期待。
在今年3月宣布下场造车后,小米怎么造车、在哪里造车,终于尘埃落定。
11月27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小米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小米汽车项目将在北京亦庄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将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预计2024年首车将下线并实现量产。
这是继今年9月小米汽车落户北京亦庄之后,亦庄与小米汽车的再一次牵手。这也意味着,北京亦庄将成为小米汽车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身的大本营。
在过去的半年间,小米汽车加速奔跑,不断吸收人才组建造车团队,同时加大对产业链企业的投资。而随着小米集团和北京经开区此次签约,小米汽车正式确认了总部和首个工厂的所在地,小米汽车也将进一步走上正轨。
首座工厂落户亦庄
从3月30日正式宣布下场造车到现在,小米汽车随即成为“香饽饽”,小米与北京、上海、武汉、合肥、西安等多个地方政府传出“绯闻”。
这些“绯闻”并非空穴来风。为了造车,雷军和小米的足迹也跨越了大半个中国。半年来,雷军带队参观了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广汽等多家国内头部车企,并和多个地方政府的领导会面。此外,雷军还带队去上海拜访了博世中国的总部、去福建参观了宁德时代。
最终,小米汽车花落北京,而这一结果并不意外。一方面,北京经开区是小米智能工厂所在地,小米集团与北京经开区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另一方面,北京经开区本身有着较好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础。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北京经开区的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的产值为146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5%。同时,亦庄也是北京自动驾驶示范区所在地,百度、小马智行等国内头部自动驾驶公司均在此地开展大量的自动驾驶测试。
此外,亦庄对于引进优质新能源车企具有较高的热情。2019年亦庄国投曾计划引进蔚来汽车,但该计划最终夭折。目前,亦庄区内最主要的新能源汽车项目为北汽新能源,但该公司目前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在北京的新工厂还未建成,其高端品牌极狐的车型也是在镇江工厂生产,而非北京。
“小米汽车落户北京,能够补齐北京在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短板,推动北京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带动就业。”有汽车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汽车项目的落地,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特斯拉中国工厂能在2019年初开工并在当年年底建成投产,就离不开上海市政府对其的一系列政策及资金支持。
造车需要花费的资金是巨大的,业内此前曾经有“200亿造车”门槛这一说法,但大多数互联网造车烧钱的速度还是超出想象。以头部企业蔚来为例,根据财报显示,2016年以来,蔚来的累计净亏损就已经超过350亿元。
与其他造车新势力相比,小米汽车所具备的其中一大优势就是雄厚的资金实力。小米此前披露,对造车业务的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的投资额为100亿美元。大部分造车新势力都在前进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面临过“缺钱”的难题,小米汽车在这方面或许少了很多困扰。
对于小米汽车的落户,北京亦庄方面也表示将全力支持。
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举全区之力为小米汽车项目做好保障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协同联动构建产业生态,积极抢占未来汽车产业发展高地,将小米汽车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民族品牌,为北京建成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高地做出贡献。
而北京经开区表态全力支持,从帮助小米选址建厂、到环评审批、再到生产资质的申请等后续一系列工作,无疑将对小米汽车项目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自建工厂能实现2024年量产吗?
随着小米汽车宣布首个工厂落户北京亦庄,也意味着在制造环节,小米汽车将以自建工厂的形式实现,而非代工或者收购其他企业原有的闲置工厂。
今年4月,市场传言小米意图收购宝沃,但陷入谈判僵局。知情人士透露:“雷军出价极低,远远低于陆正耀为宝沃付出的代价。”随着小米汽车工厂落户亦庄,这一传言不攻自破。
此前,业内人士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小米造车需要抢时间,自建工厂时间上耗不起。
“与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相比,小米进入汽车行业时间比较晚,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尽快推出产品。用代工模式轻装上阵,争速度早日拿出产品上市,在顺利滚动发展后,择时可以再自建车厂。”上述人士表示。
不过,最终,小米还是选择了一条看上去更“慢”的路。
此前,不少造车新势力受制于造车资质,为了尽快将新车推向市场,采用了代工的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蔚来与江淮、小鹏与海马之间的代工合作模式。
但是,目前除了蔚来汽车之外的主流造车新势力,都采取了自建工厂的方式。而蔚来汽车除了继续与江淮汽车合作代工生产之外,也已经在合肥新桥规划新建工厂。小鹏汽车在与海马汽车代工生产完首款车型之后,其后续的车型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