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企业暂缓上市 二次上会被否率缘何远超去年同期? 科创属性、公司治理等成"拦路虎"
时间:2021-11-27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虽然IPO审核效率不断提速,但并非所有企业都能上市无忧。

自从科创板与创业板实行注册制以来,企业IPO进程提速,监管并没有放松。

11月25日,在证监会2021年第127次发审委会议上,梦金园首发未获通过。

发审委对其主营业务收入来源、存货周转率走低等问题予以关注。而在此之前,梦金园曾被暂缓表决。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加上梦金园,今年已有15家拟IPO企业在首次上会时遭遇“暂缓审议”。

这一规模与2020年全年的水平相当。

从最新结果来看,今年暂缓审议的企业二次上会过会率却大幅降低,目前已有5家企业被否,1家撤回材料。而去年15家暂缓的企业中,13家企业最终顺利过会。

对于IPO审核通过率下降,业内人士表示,是否符合上市门槛,决定着IPO的成败。

年内监管层开启多轮现场检查,只有“真材实料”,企业才能登上资本市场舞台。

今年已有15家企业暂缓上市

今年以来,已有15家企业遭遇暂缓上市。最近一家是百合股份,在证监会11月18日的发审委会议上被暂缓表决。

从15家暂缓上市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专用设备制造业达到4家,医药制造业有2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2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有2家。

从上市板块来看,科创板是暂缓上市企业的高发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被暂缓审议的15家企业中有9家拟在科创板上市。

其中,百合医疗、汇川物联、美埃科技、海和药物、影石创新、华卓精科、思科瑞、晶云药物、宣泰医药9家公司均拟在科创板上市;中亦安图和涛涛车业拟登陆创业板;才府玻璃、梦金园2家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林华医疗、百合股份拟登陆上交所主板。

截至目前,9家被暂缓上市公司已经有了新的进展,然而它们的命运各不相同。

有的企业还在暂缓期间踟蹰等待,如思科瑞、中亦安图、涛涛车业、宣泰医药、百合股份5家的首次审核日期均在今年8月中旬之后,尚未二次上会。

有的已经梦碎IPO。

林华医疗、汇川物联、海和药物、才府玻璃、梦金园5家二次上会被否,晶云药物则在撤回申请文件后终止上市。

当然,被暂缓审议后,并不意味着企业从此无缘上市,像百合医疗、美埃科技、影石创新、华卓精科4家均已成功过会。

一般来说,审议会议过程中,发现发行人存在发行条件、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方面的重大事项有待进一步核实,无法形成审议意见的,经会议合议,上市委可以对该发行人的发行上市申请暂缓审议,暂缓审议时间不超过两个月。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暂缓上市是常见的情况,上市委认为还有事情没说清楚或者没解决,不能直接给通过或否决意见,需要发行人说清了解决后再来。

暂缓后再度上会,几家欢喜几家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也有15家企业遭遇暂缓上市,其中13家企业二次上会顺利通过,1家被否,1家撤回。

2019年,有4家企业经历暂缓上市。

2018年,有10家企业曾被暂缓上市。

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出,近两年遭遇暂缓上市的企业较多,2021年IPO企业二次上会的过会率明显低于去年。

今年暂缓上市的15家企业暂缓审议的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也有着大致相同的逻辑。

其中,对于9家拟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发审委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科创属性、核心技术先进性、持续研发能力、发明专利与主营业务所需核心技术的关联性等方面。

此外,科创板发审委对于公司治理、募投项目合理性、盈利质量、关联交易必要性等方面也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度。

譬如,已撤回上市申请的晶云药物就曾被问及,是否存在通过收购佰荣泰华股权进行体外循环虚增收入或替公司承担成本费用情形,公司对外投资及投后管理的内控与决策制度是否完备、科创属性等问题。

海和药物在此前发审委会议上,被发审委要求说明核心技术在主要产品研发中的具体作用,是否对第三方技术存在重大依赖,是否符合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等问题。

而当影石创新首次上会时,发审委要求其说明对可能存在的董事会僵局的解决方案,充分披露由此导致的公司治理风险,并对实控人认定、社保费用缴纳整改方案等进行说明。

上市被否的汇川物联,发审委曾追问其前财务经理于申报期离职的原因,并要求其重新评估名称中的物联网字样是否合理、申报期受让的专利与主业和核心技术的相关性,是否具备独立持续经营能力等。

至于创业板暂缓审议的2家企业涛涛车业和中亦安图,发审委“担忧”的问题主要是公司控制权是否稳定,以及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此外,发审委未披露林华医疗等企业问询审核相关问题。

IPO审核通过率为何悄然下降?

不仅暂缓审议后企业二次上会通过率下降,据统计,年内共有近150家拟IPO企业主动撤单。

根据本报记者了解,今年上半年,受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强化股东信披监管及科创板“硬科技”属性影响,IPO撤单公司数量大幅增加。

信达证券表示,从被否原因来看,持续经营能力、财务真实性和内控有效性是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