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前后,在汽车“新四化”的变革驱动以及特斯拉带动的创业风潮下,诞生了一批中国互联网造车新势力;2021年,汽车行业风起云涌,第一轮造车新势力中,蔚来、小鹏和理想早已成长为头部企业,加码智能化布局,位居第二梯队的哪吒和零跑销量和资本双面开花,冲击第一阵营,“超越特斯拉”成为他们暗中发力的目标。
与此同时,新一轮造车热潮来袭,华为、百度、小米、苹果等科技巨头先后涌入造车赛道,或亲自下场造车,或参与研发用技术赋能。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脱颖而出的“蔚小理”,还是新一轮ICT企业跨界造车力量,它们身上体现出的一个共同点是:电动化是基础,最终会趋向同质化,智能汽车的差异化竞争,才是汽车产业变革带来的全新机遇。
这一波新造车浪潮下,曾建立先发优势的新造车以及“后来者”新新造车企业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并应对挑战?
11月17日,在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以“新引擎,新生态”为总主题的2021中国汽车产业峰会上,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EO张勇,零跑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吴保军,集度汽车运营负责人、副总裁罗岗,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余宁,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何涛,五位重量级嘉宾共同探讨“新造车”的机遇与挑战,本场对话由资深汽车媒体人钟师主持。
加码智能化
钟师:今年哪吒和零跑后来居上,销量和资本双面开花,原因何在?
张勇:我们仍在成长路上,哪吒汽车的口号是为人民造车。今年哪吒相对走量的原因,首先得益于好的形势,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接近10%,10月超过18%;其次得益于整个企业的厚积薄发,哪吒汽车起步稍晚,基础弱一点,全新平台产品从2018年开始推向市场,有一个冲刺的过程,经过两到三年的时间,企业内部做了很多技术研发和产品准备。
吴保军:零跑汽车2015年成立,股东是大华股份创始人,车的研发主要以董事长为核心拓展,今年的目标是快速奔跑。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零跑在核心技术上完全自己把控。今年新能源车的发展强化了智能电动车的属性,我们具有先天的优势,大华主要面向安防领域,在摄像头、AI等方面颇具竞争力。此外我们把所有的底层技术、算法打通,进一步降低成本、快速OTA、改善性能。同时,今年零跑在产品有竞争力的状态下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两轮融资达到103亿元的水平,资金支持加速了零跑的发展。
钟师:有人说互联网的下半场是跟传统企业的结合,百度如何与吉利合作做好集度?
罗岗:集度汽车是由百度发起成立、由吉利战略投资,一起合作造车的公司,我们做的是智能电动车,产品、组织结构、方式等都是全新的。对集度而言,智能比电动更重要,我们的目标是两年多的时间做出高度自动智能驾驶交互的车。我们尊重汽车的规律,吉利战略投资给予汽车的平台,百度赋予智能的能力,让我们有很好的基石往上发展,我们非常新,但我们站在巨人肩上。
钟师:怎么看待未来智能电动汽车的竞争?未来的竞争是芯片、操作系统和生态吗?
何涛:其实芯片、操作系统是非常局部、非常短期的问题。今年小鹏汽车也受芯片短缺的困扰,否则交付量翻番。汽车要想长远保持竞争的活力,首先是企业和产品的创新力,最近汽车产业的技术发展迅速,消费者的眼光和差异性智能化的需求不断提高,如何获得创新性的先机,把握消费者进一步需求,这是很重要的。另外是基于汽车平台的生态系统的建立,不仅包括汽车相关的供应链、新的智能机器人等生态产品,给消费者提供更加智能化、更加充满未来科技感的产品组合也是竞争力来源的重要部分。
钟师:从资本的角度看,当前新造车企业面临什么机遇和挑战?
余宁:关于智能电动车,具体来看,2015年那一波新造车以电动化为主,今年以来以智能化作为入口。机遇方面,首先,目前汽车不仅是制造业的皇冠,也日益成为高科技的代表,包括人工智能、电池技术、自动驾驶等,这个属性在过去100年以内从来没有见过,打开了巨大的空间,这是对所有造车新势力的巨大机遇。
其次,汽车企业的估值逻辑完全突破了汽车制造业,对标科技属性公司,这对汽车工业来说是百年未有的巨大机遇。
第三,四五年前大家说中国人造的车、中国品牌的车突破20万令人吃惊,但现在价格的天花板不断突破,这也是机遇。
不过挑战也是巨大的,首先是投入,机械化时代生产一万台车,可以小成本投入,现在投入都是几十亿、几百亿,不能进行小批量生产。这种投入背后必须有大量的资本、大量的厂家,这对小型的、独立的、没有上市的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第二,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10%,在各行各业里都被当作非常重要的指标、拐点来对待,后面的增速会加快。去年年底媒体预测今年智能电动车销量是200万台,今年上半年预测突破220万台,现在我估计大概率是250万到300万台,这种高速增长需要大家以百米速度来跑马拉松,否则很快会被淘汰。
第三,各行各业都有风口期,个人认为2025是很大的风口期,一般产品开发周期是三到四年,2025年之前,能够活下来的突出企业会有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