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责任"时代需完善独立董事问责与免责体系
时间:2021-11-24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近日,备受关注的“康美药业虚假陈述民事诉讼案”(下称“康美案”)落幕,因其清晰有力的“零容忍”信号和“惩首恶”的巨大震慑效应,成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的一起里程碑式的事件。作为我国首单特别代表人诉讼案件,康美药业5名独立董事被判巨额连带赔偿责任亦属A股市场首次。独立董事作为上市公司不可或缺的“看门人”,是现代公司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连日来,多名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密集发布辞职公告,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思考应该如何更好地“留住”独立董事这一问题。

康美药业一审判决结果出炉,标志着新证券法完善了行政执法、刑事追责及民事追偿相互衔接、互相支持的多维度体系,对造假者形成有效震慑,但与此同时,案件中5位独立董事面临“天价”处罚却引发了广泛讨论。法院除对康美药业原董事长、总经理马兴田及5名直接责任人员、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及直接责任人员作出承担全部连带赔偿责任的处罚外,对于其他13名相关责任人员则判处按过错程度分别承担部分连带赔偿责任。按照这一判决,康美药业的5名独立董事要承担上亿元连带责任,“天价”处罚与其从上市公司获取的薪酬相比形成了巨大反差。

从2001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独立董事制度逐步从着眼于提高独立性,到完善独立董事工作机制,再到向强化问责激发独立董事治理有效性过渡。从判决引发的社会反应来看,像是正在经历一场对独立董事的“压力测试”。强化问责丢掉“花瓶董事”的作用显现了,但是同时还需要通盘考虑完善包括独立董事免责机制在内的配套制度安排,在起到对不法行为震慑效果的同时,又不至于超出相关治理主体的承受范围,保护独立董事的履职积极性,有效地“留住”独立董事,从而放大“康美案”在完善公司治理特别是独立董事制度建设方面的正面效用。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指数提升放缓

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有利于加强董事专业化决策水平,避免大股东内部控制带来的中小股东利益侵占,同时也降低了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自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以来,我国独立董事制度逐步从着眼于提高独立性,到完善独立董事工作机制,再到向强化问责激发独立董事治理有效性过渡。贯穿其中的一条鲜明主线是改善独立董事履职状况,更好地保护公司和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从相关研究和法律法规的完善来看,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1997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并实施《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对于境内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采取了许可的态度。2001年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原则课题组推出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草案)》中也提出公司董事会中应吸收适当数量的独立董事的条款;同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在上市公司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在2003年6月30日前,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三分之一独立董事。2002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定上市公司应建立独立董事制度。2005年修订后的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在上市公司中设立独立董事。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履职指引》,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义务和职权等进行了界定。2018年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明确提出,独立董事享有董事的一般职权,同时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针对相关事项享有特别职权。

从公司治理实践的发展来看,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开发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数(CCGINK)显示,从2005年至2021年,独立董事制度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指数由56.59增长至61.41。董事会独立董事比例等结构合规情况明显改善。例如,在2021年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平均比例增长至37.96%,独立董事占比超过一半的公司有233家。独立董事的工作机制也基本建立起来,有99.44%的独立董事全勤参与董事会会议,近三年有300家公司发布了独立董事工作制度,许多上市公司在独立董事履职报告中披露了独立董事出席会议、发表意见、现场核查等情况。

但是,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在近几年有所放缓,独立董事制度指数在2014年达到最高点63.05,之后的几年内基本保持平稳态势,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不足这一问题未有明显改善。以独立董事外部兼职为例,2014年上市公司中在外单位兼任2个及以上职务的独立董事人数占独立董事总人数比例的平均值为21.44%,到2015年猛增至44.69%,在2021年为55.40%,短短几年间翻了两倍多。统计结果显示,2021年有15.66%的独立董事拥有5项及以上外部兼职,288名独立董事有10项及以上外部兼职,过多的外部兼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独立董事的履职效果。

规则、合规与问责是公司治理效能提升过程中相互衔接的整体,而我国独立董事问责制度的缺陷制约了实践中独立董事作用的发挥。其中,尤以缺少对独立董事履职要求的明确性规范和标准最为突出。如何随着治理实践的变化,逐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提升独立董事的履职效能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避免挫伤独立董事履职积极性

“康美案”作为我国首单特别代表人诉讼案件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