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多管齐下纾困帮扶中小企业 扩大供应链金融覆盖面成突破口
时间:2021-11-24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围绕中小企业的纾困帮扶,相关部门正持续加码政策力度。

11月23日,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表示,央行积极发挥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定向调控、精准滴灌作用,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增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2020年至今年10月,银行累计对14.4万亿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其中支持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11.8万亿元,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9.1万亿元。

一位城商行对公业务部门主管向记者透露,随着相关部门新增3000亿支小再贷款额度,11月23日总行要求他们加快针对优质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与纾困帮扶力度,此前已过审但尚未放款的中小企业贷款申请务必在月底前悉数放款,且银行正设立绿色通道,帮助暂时遇到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快速办理延期还本付息申请。

记者多方了解到,针对中小企业的纾困帮扶,众多银行还将拓宽供应链金融服务覆盖面作为重要的突破口。

“以往,我们主要依靠产业链核心企业的担保机制,向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贷款,但此举导致中小企业覆盖面不够大且信贷额度无法满足企业实际经营需求,如今,我们正积极引入第三方金融科技平台,通过将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资金周转状况、贸易合同履约状况、贸易场景等因素纳入供应链贷款评估范畴,大幅拓宽了供应链金融服务覆盖面,让更多产业链中小企业获得低息的供应链贷款。”一位城商行供应链金融业务负责人指出。

邹澜表示,针对近期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诸多困难,下一阶段央行将着重从三个方面继续推动相关工作:一是用好新增的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引导地方法人银行增加信贷投放,将优惠利率传导至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运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2000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推动中小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二是统筹做好两项工具到期后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接续,同时重点关注延期贷款、信用贷款的质量情况,有效防控信贷风险;三是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强化金融机构内部资源配置和考核激励。加强科技手段运用,大力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贷款模式,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同时,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推动信用信息共享、融资担保等配套机制建设,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主动向经营受困中小企业延期还本付息

多位城商行对公部门人士向记者直言,近期申请延长信贷还本付息的中小微企业较以往有所增加。

“多数申请延长信贷还本付息的中小微企业,主要是受到自然灾害或疫情散发影响,导致生产经营销售活动受到一定影响;此外,部分出口型中小企业也因航运运力紧张导致货物出口交割延后,无法按时获得外贸订单尾款,暂时难以偿还银行信贷本息。”上述城商行对公业务部门主管向记者透露。对此银行内部正设立相应的绿色通道,只要分行多方核实这些中小微企业遭遇的经营挑战状况属实,总行就会快速酌情允许他们延后半年偿还信贷本息。

记者多方了解到,部分银行还引入了数据分析等风控模型,主动协助部分地区中小微企业解决延后信贷还本付息问题。

“两个月前,我们通过数据分析模型发现江浙有些地区外贸中小企业因航运运价高企与船期延后,不得不延后发货,导致外贸订单尾款收取相应延后,于是我们要求当地分行主动了解这些外贸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是否需要延后还本付息,并对部分遭遇资金周转窘境的中小企业给予了延后半年还本付息措施。”一位股份制银行风控部门人士向记者指出。此外,他们还向多家具有产品竞争优势与技术研发能力的外贸企业提供了新的过桥纾困贷款。

“尤其在央行新增3000亿支小再贷款额度后,总行也要求我们加大向生产经营暂时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提供纾困贷款,帮助他们稳定生产经营活动,尤其是抵御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冲击。”前述城商行对公业务部门主管透露,此前,银行风控部门还以这些企业经营风险加剧为由,不大敢审批新的过桥贷款,如今,总行内部已新批复了新的专项贷款额度,给予这些企业提供快速信贷支持。

“这背后,是我们还需改变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风控审核模式。”他认为。银行风控部门仍将中小企业能否提供足够信贷抵押物、是否有政府性担保机构提供融资担保作为重要的放贷标准。事实上,很多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与技术专利具有相当大的市场影响力与经济价值,仅此一项足以帮助银行抵御信贷风险。

近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指出,支持金融机构深化运用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改进授信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型,持续加大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规模和力度。

变革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扩大中小企业信贷支持覆盖面

为了扩大中小企业纾困帮扶范畴,越来越多银行机构正将供应链金融作为新的突破口。

记者多方了解到,越来越多银行正在重新调整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流程,将以往过度依赖产业链核心企业的担保融资信贷模式,转向基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贸易背景与资金周转状况的信用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