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迈,是上海47万为国际金融中心搬砖添瓦的金融从业者中的一员,是上海市政府实施“金才工程”首届“领军金才”。
一直相对低调“潜行”的他,近期突然开始活跃起来,那是基于他出版的一本新书《平路易行——人类极简史地理小发现》。从国庆节以来,他四处奔波,在分享他的这本书。
这本书是他多年来休闲社交圈与本职专业融合的真实记录,从文字记载到出版发行,每个环节,都能一窥这位“领军金才”,怎样将休闲与社交圈融合,怎么在行走的步履间思索,激发出金融创意,直至项目的平台搭建。
张迈,该怎样介绍他的身份?一个非常清晰的标识是:当漫步在上海市横跨苏州河那座泸定路桥的时候,由南向北,会看到普陀区打造的“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这里以私募股权投资板块为主的金融板块是最早由张迈向普陀区政府建议打造的。
普陀区苏州河段毗邻长风公园这一风景秀丽的精华板块,从最初的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始,经历过长风金融港、上海普陀并购金融集聚区、上海并购金融集聚区,现已升级为上海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组件”之一。
爱建往事:潜行的领军者
“席间喧嚷,他翩然而至,微笑颔首,且无高论,但显江南温润。”这是日内瓦大学应用金融博士、作家翁天祥在社交场上对张迈的最初印象。然而,看似儒雅,实则大胆,敢想、肯干,这是翁天祥在与他深交后更深的印象。
建桥教育董事局主席周星增曾是张迈的大学老师,在他的印象里,这个“很不一般”的学生令他刮目相看。即使毕业后,两人的师生情缘情深意长。张迈在爱建信托任职期间,曾经为山东威海市策划了一个项目,通过导入信托投资造一条空中轨道线路,把威海市和刘公岛连接起来,当时受到了当地市政府的肯定。张迈陆续和他谈起过这个项目,周星增认为这个项目设想“很大胆,很宏伟”,和去年证监会、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下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的内容差不多。
张迈属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开拓与创新群体中的一员,尤其在信托领域。提及金融创新,不得不提及他在爱建信托履职期间的那些片段。
上海市汉口路110号4403室,是张迈2000年3月到爱建信托工作时第一个办公室,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办公室,这里曾经是中南银行董事长黄奕住的办公室(中南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曾是四行之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有发钞权的民办银行)。在这个办公室工作期间,张迈主导设计、实施了上海外环隧道项目资金信托计划,这个计划是中国第一个资金信托计划,被称为“信托业立春”的标志性事件。此事件目前被载入上海地方志。
2002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张迈时任爱建信托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后晋升为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兼任上海外环隧道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复兴隧道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就在7月18日这一天,爱建信托推出中国第一个集合资金信托产品——上海外环隧道项目资金信托计划,正式发售7天内被认购一空。这一计划当时被国内外6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新青年财富》杂志推出的2002年度“财富报告”(包括年度十大新闻、年度十大产业、年度十大事件、年度十大产品等)的“年度十大产品”中,爱建信托产品名列第一。
于社会而言,金融也分“好的金融”与“坏的金融”,好的金融是多方共赢,甚至造福全人类的工程;而坏的金融,则是玩套路的掠夺,可能给社会埋下不稳定的祸根。
作为一名金融创新者,“共富”创新秉承的金融伦理,张迈在爱建时期的座右铭是“与财富共成长”,后来贴在六楼会议室外面的墙上。
2006年2月,他从爱建信托离职,向更加宽广的领域开拓。此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打造,逐渐开始根据行政区域层级化辐射与布局的生态,比如黄浦江沿岸,除了陆家嘴核心以外,黄浦江西岸、苏州河北岸等地区陆续启动了有自己特色的金融集聚区。
而张迈的新起点,就落在苏州河普陀区段的长风公园附近。
“金才”的战绩与遗憾
上海打造的国际金融中心,2020年3月,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显示,上海仅次于纽约、伦敦和东京,排名全球第四。优质金融人才的储备与引进,一直是当地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2016年,上海市政府启动打造“金才计划工程”,在当时的35万金融从业人员里推选出领军人才、海外金才、青年金才,张迈就是首届的35名领军金才之一,他是这一期唯一一个以民营金融机构创始人的身份入选。他此番“战绩”即是对普陀区金融集聚的发轫。
风起于青萍之末,张迈认为自己只是那个“青萍之末”,普陀区政府是主导者,历任的决策者中,孙荣乾区长启动,程向民区长(现松江书记)在任期间,长风金融港升级为上海并购金融集聚区,2016年周敏浩区长、2019年姜冬冬区长(现书记)接力而成。
2009年10月10日,张迈在普陀区发起设立了第一家股权投资基金,普陀区以这个基金和先行启动的几家基金联创、长盈为基础成立了长风金融港。之后,经历了上海普陀并购金融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