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兴业证券年度策略会在上海举行,科创成为该场年度策略会的核心观点。
兴业证券董事长杨华辉指出,当前,在中美博弈大背景下,科技创新是解决“卡脖子”困境的唯一出路。近年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断完善,注册制改革持续推进,随着科创板建立、创业板改革、北交所开业,以及区域股权市场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将为科创企业成长提供更加有力、更为全面、更加高效的支持。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认为,明年宏观经济存在高位回落增速放缓的压力,经济增速会进入比疫情之前略低的新中枢、新常态,预计2022年的全年GDP增速在4.9%。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认为,中国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已经启动,全球“双碳”新时代,A股低碳科技产业链、“万物智联”产业链、泛军工产业链、半导体为代表的高端制造、生命科技等5大赛道将成为本轮“朱格拉周期”中国股票行情的主角,媲美当年的“五朵金花行情”。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则认为,市场“以大为美”的风格将会转向,未来的超额收益将来自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新增量”。这也将给未来投资带来新的挑战和要求:一是机构持仓将从集中到分散,二是更需要自下而上淘金。
中国经济增速或将放缓
对于宏观经济的展望,王涵认为,2021年年初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疫情后的快速反弹和高点回落。从当前的宏观环境来看,经济增速已经回落至一个较低的平台,而价格上涨和通胀的持续性引发了市场的担忧。2022年国内“胀”的压力可能相对可控,经济增速放缓可能是更值得关注的风险。
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或面临两方面不确定性:一是疫情过后,全球企业对供应链韧性的重新思考,或使得中期存在“去全球化”风险;二是地产降温背景下,金融风险、债务处置问题或是长期过程,或长期抑制传统部门企业投资意愿。
“我们预计2022年全年的GDP增速为4.9%。”王涵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期从外部环境来看,疫后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的压力;从内部来看,政策导向进一步转向高质量发展,“房住不炒”的大趋势下,地产产业链对经济的拉动可能进一步放缓。
“中长期,‘双碳’时代,中国经济向可持续的中低增速中枢回归是主动的选择。”张忆东也表示,中国经济2022年上半年放缓下半年有望企稳,通胀反弹的压力年初将结束。短期关注地产投资对经济的滞后影响、疫情影响、出口形势的变化。流动性环境上,张忆东认为,中国2022年政策环境是宽货币、稳信用,结构性宽信用可期待。短期,长债利率上行空间不大,将跟随经济转型降速下行。
美股震荡港股小牛市有望
张忆东今年对海外市场仍然做了较多的分析。整体上,张忆东更看好港股市场的机会,认为港股恢复性上涨可期,而美股市场由于变化较多,整体可能会出现震荡的行情。
张忆东的核心观点包括:
1、港股2022年“找寻自信式”恢复性上涨。
2、美股2022年可能仍非熊市,而是震荡市、内生增长的结构为王
3、美股2022年需要精选结构性行情,关键看内生增长动能。
具体来看,张忆东认为,港股2022年“找寻自信式”恢复性上涨。首先,随着内地房地产风险的缓解,2022年恒指中的内房股和内银股估值有望修复。其次,互联网的产业政策环境改善,配置吸引力提升。互联网作为港股的中流砥柱,2021年“被规范”,2022年则是“在规范中发展”,短期估值性价比凸显。第三,香港和澳门本地的权重股短期受益于“通关”,长期受益于中国财富管理发展。
具体投资建议上,张忆东建议防守反击、以长打短,立足估值的安全边际,聚焦基本面的改善潜力而耐心布局。主线上,在新兴领域紧跟A股和美股的科创潮流,找港股特色品种。第二是精选能够顺应共同富裕大时代的“消费+”。最后上寻找价值股的短期交易性机会和长期配置型价值。互联网、内房、澳门博彩等2021年被市场抛弃行业中的核心资产,2022年有望估值修复。
美股方面,张忆东认为,美股2022年不太可能成为指数大年,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美股整体性的盈利改善动能弱化,制约指数表现。美股散户入市的动能将退潮,导致局部被炒作的高估值股票承压,进而提升美股波动风险。不过,美股2022年出现指数大熊市的概率也不大。美国Taper只是刺激退场,并非系统性收紧,整体流动性环境不算差。
此外,美国经济动能放缓、期限利差缩窄,从相对收益的角度,2022年市场风格偏向成长。
2022年有望迎来美股科技股的资本开支大年。淘金FAANGs等科技龙头们资本开支聚焦的方向。具体来看,包括新能源车、元宇宙、数字货币、自动驾驶汽车,以及最新财报季CAPEX指引聚焦的AR/VR、云服务、数字媒体等。
对于A股,张忆东认为,中长期来看,中国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已经启动,全球“双碳”新时代,A股低碳科技产业链、“万物智联”产业链、泛军工产业链、导体为代表的高端制造、生命科技等5大赛道将成为本轮朱格拉周期中国股票行情的主角,媲美当年的“五朵金花行情”。
科创或成超额收益核心来源
张启尧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