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在这个“双11”延续火热。
一方面是消费者对“双11”习以为常,消费氛围有所退却,另一方面,超长周期的“双11”成为持久战,依然让许多消费者“欲罢不能”。
相较于往年,今年京东“双11”提前了4个小时:10月20日晚8点正式开启预售,10月31日晚8点支付尾款、全面放价,11月10日晚8点开启高潮。天猫“双11”大促将预售提前到10月20日晚8点,“战线”被拉长至21天。
不得不说,拉长周期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本来‘双11’最开始只给家里的宠物买了点零食,结果到后来越买越多。”11月11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一位“双11剁手”用户表示,“过去是一次到位,今年已经‘剁手’了好几轮,买着买着就停不下来了。”
从战报来看,截至11月11日14点09分,京东双11期间累计下单金额突破3114亿元,去年同时段这一数字为2431亿元。以同时段战报来看,京东相较往年增长28.1%。同时,3114亿元的战绩,已经超过京东去年双11期间2715亿元的总纪录。
天猫、拼多多方面暂未公布截至11日的战报数据。苏宁方面公布的最新数据则显示,11日前30分钟,苏宁易购中高端家电销售同比增长43%,手机一站式以旧换新同比增长186%,智能家装同比增长88%。
“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形势整体稳定可控,居民收入恢复性增长,加之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促销活动、消费券加持,居民消费需求逐步释放,消费市场总体延续恢复态势。”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宏观消费首席专家李政波表示,“总体来看,各项促消费配套政策不断推出、显效发力,消费升级持续推进,强大消费市场优势增强消费韧性,加上电商节、元旦、春节等消费旺季到来,预计后期消费市场仍具有较强韧性和广阔发展空间,将继续保持良好恢复态势。”
超长“双11”
战线相较于往年更长,这是今年“双11”最明显的特征。而在长达20多天的“双11”购物节内,多轮促销明显。
其中,京东“双11”于10月20日晚8点正式开启预售,10月31日晚8点支付尾款、全面放价,11月10日晚8点开启高潮。天猫今年同样分两个阶段售卖,两个售卖期时间分别是11月1-3日和11月11日。与此对应,今年预售的时间也分两波进行:10月20日20点启动第一波预售,11月4日20点开启第二波预售。
此外,快手、抖音亦分别于10月20日和10月27日启动“双11”大促,同样拥有超长大促周期。
“‘双11’发展至今,已经从一个单纯的网络促销活动变成社会经济重大现象级事件。”围绕今年“双11”的消费特征,李政波表示,“今年‘双11’开启时间提前到晚8点,是更加人性化、更加合理化的发展趋势,是提升消费体验的重要考量,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集中体现。”
一方面是拉长周期,另一方面,今年各平台也推出了多种玩法。据梳理,天猫今年推出的大促玩法包括超级红包、签到抽奖、分享开宝箱、定时红包、密令玩法、喵糖总动员、各类优惠券等。
“双11”开售前1小时,天猫已经有超过2600个品牌成交额超去年全天,预售首日至26日24点,淘宝直播已经诞生了165个成交额超千万的直播间,其中商家直播间达134个,远超去年预售同期水平。
京东方面,10月20日晚8点至31日晚8点前为京东“双11”预售期,消费者可以先付定金锁定好物,享定金膨胀不止10倍等优惠活动。10月31日晚8点起,消费者每天均可领取“每满200减30”的头号京贴,享受全品类跨店满减,同时头号京贴也可以在支付尾款时与定金膨胀优惠叠加使用。从10月31日开始,每晚8点,准时下起现金红包雨。
抖音于10月27日开启“双11好物节”,通过平台补贴、安心购、特色玩法等增强平台吸引力,活动首日就有22位主播销售额破千万,其中排名前三的主播销售额分别达到7456万元、5502万元和4215万元。
快手则于10月20日启动“116品质购物节”,今年流量扶持、商家激励基金提高至去年3倍,平台首日GMV同比更是大增272%,主会场知名品牌贡献GMV超40%。
在李政波看来,这场购物狂欢节展现的消费爆发力,将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而信心是消费复苏、经济繁荣的前提。“双11为代表的网络促销活动,是提振消费信心的催化剂、药引子,有助于进一步盘活消费市场,彰显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升级。”
电商平台格局生变
“我感觉今年好像更有购物欲了。”小晨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小晨开始关注直播间,“‘双11’这阵子我才开始关注李佳琦的直播间,感觉优惠力度还挺不错的。我又很容易被种草,所以很多都想买。”
小念同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过去的“双11”,自己更多会使用京东和淘宝,“(今年)跟以前不太一样的是会在抖音购物。”小念表示,“但我不太看直播间,主要是通过推荐视频,如果有感兴趣的商品我就会购买。”
根据11日百度App发布《百度热搜2021双十一大数据》显示,今年“双11”搜索热度稳步上涨,全民消费风格趋于理性,青睐的电商渠道日益多元。
从近两年“双11”电商平台搜索占比来看,2020年淘宝与京东占据绝对优势,搜索份额分别为34%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