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证券时报社主办的“2021中国证券公司年会暨中国证券业财富经纪高峰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该论坛设置了主题为“数字化转型对券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性”的圆桌讨论。第一创业证券首席信息官何江、信达证券首席信息官俞仕龙、国泰君安证券数字金融部总经理毕志刚参与讨论,华林证券首席执行官韦洪波担任圆桌主持人。
圆桌嘉宾就券商数字化转型与哪些业务相关、券商与互联网巨头设立专门子公司是否有意义、券商股是否可用科技股估值等问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
券商数字化转型
与哪些业务相关?
何江:我觉得数字化转型跟经纪业务特别相关。就网金部而言,有些券商放在经纪业务线,有些则独立出来。严格意义上说,我们没有把科技放在真正的数字化转型的角度来考量,而是仅把它当做助力展业的工具。但实际上,科技发展到了现在的阶段,应该能够被看成一个独立的业务,甚至是独立业务线。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要用科技来辅助业务发展,而且还要用科技来帮助券商产生新的业务增长点,或者是诞生新的业务模式。仅仅助力业务发展或者是助力经纪业务做大规模,不叫数字化转型,只能叫数字化优化。
俞仕龙:信达是传统央企,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做得不是特别靠前,但这两年集团也提出了“数字信达”的口号,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为整个集团,包括证券板块带来新的转变。这是集团从上到下的要求。就证券公司自身而言,这两年也做了一些投入,尝试在数字化转型方向努力。
毕志刚:数字化对哪些业务有更大的支撑作用?我们觉得首要肯定的是零售业务,也就是财富管理;其次是在机构业务,机构业务中量化占比越来越高,核心突破点就是量化;再次是投行业务,最主要是通过智能化投行的应用提升效率。
券商与互联网巨头
为何设立专门子公司?
何江:个人认为,券商与互联网巨头设立专门子公司意义不是特别大。每家情况不一,中信证券这么做不一定每家都能效仿。券商与互联网的文化差异非常大,文化冲突会导致合作项目的落地比较困难。另外,合规方面也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俞仕龙:我也持比较悲观的观点,不认为与大的互联网公司成立科技企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项。我们看重互联网,并不是完全看重科技,而是看重它的运营能力,包括它对客户的理解。从科技的角度来讲,我更愿意自己设立一家科技公司。券商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成立一家科技公司,从而“曲线救国”获得流量,但互联网公司可能也不太愿意走这条路。我更希望还是成立一家纯粹的科技公司。
毕志刚:与上面嘉宾观点一样。券商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券商希望得到流量,互联网公司想要的是券商牌照,两者不太容易谈到一块。如果要想做好高端业务,就去提高针对高净值客户的服务能力,没必要与互联网合作;如果想要吸引海量客户,追求流量第一的模式,可以去成立一家体系内的完全掌控的科技公司,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则绕得有点远。
金融科技渗透
券商股科技股估值对等?
何江:个人觉得有可能。东方财富的本质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如果变成券商就是数字化券商,不需要做数字化转型。因此,市场对东方财富的看法,本质上就是科技估值。未来,某一家券商若转型为数字化券商,取得科技股的估值也是理所当然。
俞仕龙:我也觉得,如果一家金融企业有强科技属性,这个估值应该可以高一点。所有的投资人都会认为,数字化转型以及科技一定能够为公司的业务赋能,甚至创造出一些新的业务模式,这样就具备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毕志刚:我的观点与他们不一样,我觉得不太可能。为什么资本市场会给东方财富这么高的估值?我们之前到东方财富调研,东方财富的天天基金、证券公司的股票交易这两个属于同一类业务,叫订单业务,不属于财富管理。财富管理要以客户为中心,不少券商都是国企,国企每年要给大股东上缴利润,所以国企一定是以资产回报率和企业利润为中心的公司。但是,东方财富可以不要利润,可以把所有利润返还给客户。只有把利润返还给客户,获得更大的客户量,东方财富的股票价格才会上涨,估值才会上升。东方财富与国企券商的逻辑不一样,从这个角度看,所以估值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