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完善金融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制度
时间:2021-11-04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11月3日在2021年香港金融科技周上的视频演讲中表示,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引发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一直高度重视金融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工作,2005年以来在反洗钱、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征信等领域陆续出台了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制度。未来,会进一步完善金融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制度,并加大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力度。

易纲表示,过去十年金融科技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分布式记账以及电子商务(概称ABCDE)等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促使金融服务变得更普惠、便捷和高效。“ABCDE”五项技术中最重要的就是大数据。“这随即引发了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如果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都能有数据记录,个人隐私的保护就变得非常重要。此前已有大型科技公司未经允许收集并不当使用客户信息,甚至出现客户数据泄露事件,个人信息保护亟待加强。”

易纲说,中国人民银行一直高度重视金融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工作,2005年以来在反洗钱、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征信等领域陆续出台了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制度。特别是在个人征信业务方面,今年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征信业务管理办法》,明确个人信用信息的边界,对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提供等全流程进行了规范。此外,还要求金融科技公司全面剥离与个人征信相关的业务,通过持牌个人征信机构向金融机构提供信用信息服务。他表示,未来,会进一步完善金融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制度,并加大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力度。

他也表示,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是实现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目前,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政府部门将依法实施公平监管。个人信息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数据的合理使用。要在充分保护个人信息的前提下,探索实现更加精确的数据确权,更加便捷的数据交易,更合理的数据使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另外,个人信息保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当前,个人信息流动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具有跨界、混业和跨区域的特点,需要各国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当局在反垄断、数据监管和消费权益保护等方面加强合作和监管协调,尤其是要在个人信息保护的国际标准制定上通力合作。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