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华内镜:加快国产化进程成为领先的内镜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网上投资者交流会精彩回放
出席嘉宾
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顾小舟先生
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施晓江先生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管理委员会副总裁、保荐代表人徐峰林先生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管理委员会副总裁、保荐代表人慎利亚先生
经营篇
问: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什么?
顾小舟: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电子内窥镜设备及内窥镜诊疗手术耗材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20多年的专注与创新,公司产品已应用于消化科、呼吸科、耳鼻喉科、妇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
问:请介绍公司的产品线和产品功能。
顾小舟:与奥林巴斯、富士胶片和宾得医疗等国外一线厂商相比,公司在软性内窥镜领域起步相对较晚,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前期产品创新主要聚焦于消化内镜市场,产品开发以优先满足临床重点需求为导向。国外一线厂商依靠其市场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拥有较丰富的产品线,且产品集成了较丰富的临床功能。以奥林巴斯为例,在产品线方面,其软性内窥镜产品包括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超声内镜等;在产品性能方面,其产品具备光学放大功能,且新材料的运用可减轻患者就诊过程中的不适感。目前,公司十二指肠镜产品、可变硬度肠镜、双焦点内镜及放大内镜等技术均已完成样机试制,性能符合预期,有望在未来3年内陆续补足公司主力产品线,并有效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
问:请介绍公司产品注册及认证情况。
顾小舟: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已经获得国内16项第三类产品注册证、29项第二类产品注册证和1项第一类产品备案凭证,另在全球多个国家取得在当地适用的产品证书。
问:请介绍公司之前获得的荣誉。
顾小舟:公司注重科技创新,坚持技术改进和产品升级与临床紧密结合,先后承担或参与了3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及6项省市级科研项目。此外,公司还获得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的AQ-100和AQ-200系列产品被列入优秀国产医疗设备名录、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公司产品还多次荣获IF设计奖(IFdesignAward)、日本优良设计奖(GoodDesignAward)、红点奖(RedDotAward)等国际奖项。
问:公司的营业收入是多少?
施晓江:报告期内(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1月到6月,下同),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550.11万元、29775.45万元、26327.90万元及14690.35万元,主要来源于主营业务收入,包括内窥镜设备及内窥镜诊疗手术耗材的销售,公司主营业务突出。
问: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较2018年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是什么?
施晓江: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增长较快的原因有:1)所处医疗器械细分行业快速发展。2015年中国软性内窥镜市场销售额规模约28.7亿元,2019年中国软性内窥镜市场销售额规模约53.4亿元,2015年到2019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6.79%,行业总体保持高速增长。2)在鼓励国产产品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公司依靠多年来深耕软性内窥镜行业的技术与人才储备,适时推出可与进口产品相媲美的新产品,例如2018年下半年在国内推出新一代AQ-200全高清光通内镜系统,为公司2018年下半年及2019年收入增长提供了动力。3)2017年7月收购了销售内窥镜诊疗手术耗材的子公司常州佳森,2018年10月收购了销售内窥镜周边设备的子公司WISAP,进一步丰富了公司产品线及收入增长点。
问: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是多少?
施晓江: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3.11%、68.59%、67.33%及69.19%。其中,内窥镜设备毛利率分别为67.18%、71.31%、70.17%及71.38%。
问:公司的研发费用是多少?
施晓江: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116.34万元、3044.87万元、3923.38万元及2336.63万元,主要为职工薪酬、研发材料、注册费及检测费。公司于2016年收购的北京双翼麒以及2018年收购的无锡祺久均以内窥镜设备研发为主营业务。公司一贯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报告期内研发费用随着研发中心、研发人员及研发项目增加而增长较快。报告期内,公司无资本化研发支出金额。
发展篇
问: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是什么?
顾小舟:公司以“成为领先的内镜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愿景,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致力于内窥镜领域新产品和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未来,公司将在精密加工制造、图像处理算法、软件开发应用、光学系统设计、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开发出市场接受度高、实用性强、技术领先的新产品,不断提升医用内窥镜设备的竞争优势;公司将持续重视研发和营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加快内窥镜领域国产化进程。
问:公司为实现战略目标已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顾小舟:公司已采取的措施有:1)推进新产品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