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煤降碳、供应链保供 COP26关系到未来十年全球气候行动成败
时间:2021-11-02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虽然G20峰会结果并未达到期待,但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和雄心,依旧对全球范围内的气候目标实现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26次缔约方会议(COP26)10月31日至11月12日在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召开,世界各国120多位领导人将出席大会。就在10月31日下午,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在罗马落下帷幕。

作为COP26开幕之前最具分量的国际会议,G20的重点议题之一便是更具意义的气候行动。G20最终就气候部分达成协议,其中包括“承诺在本世纪中叶将气候中立和全球变暖限制在1.5°C以内”“承诺在2021年底前停止在国外兴建煤厂的进一步投资”“寻求加强全球供应链的方法,以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甚至计划中袭击的复原力”等内容,但并未为实现净零温室气体排放设定时限。

对上述结果,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难掩失望:“我带着未实现的希望离开罗马,但至少这些希望还没被埋葬。”希望便集中于COP26。在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创始人、主任马军看来,G20结果寥寥的确会给COP26带来更大的谈判压力。

提振气候雄心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30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二十国集团应该秉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全面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支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发达国家应该在减排问题上作出表率,充分照顾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困难和关切,落实气候融资承诺,并在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一直主动承担与国情相符合的国际责任,积极推进经济绿色转型,不断自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度。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们将践信守诺,携手各国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马军认为,虽然G20峰会结果并未达到期待,但中国做出的“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依旧对全球范围内的气候目标实现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全球198个国家于1992年共同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5年在柏林召开首次缔约方会议。作为气候变化领域最具分量的全球谈判,缔约方大会成为全球各国践行气候行动、明确目标与责任、协调合作的重要平台,与各国利益息息相关。在以往的COP会议中,还曾成功通过《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这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根据《巴黎协定》,各缔约方需要按时公布可体现其遵循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标雄心的国家自主贡献行动计划(NDC,NationallyDeterminedContribution),每五年对其进行一轮审核和评估。而今年的COP26,恰恰就是约定的每五年更新一次NDC的时刻,所以今年的COP26尤为重要。

2015年我国所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NDC)是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2020年9月提出“双碳”目标时,就已经转变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措辞上的转变,将2030年达峰转变为底线任务,减排雄心可见一斑。

“中国在2020年9月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而作为全球当前排放量最大的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提出的‘3060’目标,对于古特雷斯秘书长所说的‘未被埋葬’的希望,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撑。”马军说道。

能源危机下仍需加速减煤2021年本应该是全球气候行动的关键一年。然而现实是,全球都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一方面需要应对全球持续的疫情风险,另一方面还发生了十多年来难得一见的全球能源危机,最终导致了部分煤炭产能的重新释放和煤电的重新启用,这直接导致今年全球的碳排放量不减反增。

10月25日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前执行秘书长菲格雷斯(ChristianaFigueres)在参与一场以“G20峰会及COP26大会气候亮点展望”为主题的线上研讨会时表示,本届大会最主要的任务是捍卫《巴黎协定》提出的将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内的目标。

菲格雷斯强调,“1.5摄氏度”不应当作为一个相对的参考目标,而应当转变为务必要达成任务。但根据UNFCCC秘书处同日发布的各国国家自主贡献(NDC)的最新情况,根据所有192个缔约方的所有可用国家自主贡献,预计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与2010年相比将大幅增加约16%。除非迅速改变这种局面,否则到本世纪末可能会导致气温上升约2.7°C。这与防止全球气温上升超过2摄氏度(理想情况下为1.5摄氏度)的目标相去甚远。

对此,COP26大会主席阿洛克·夏尔马(AlokSharma)公开表示,“我们特别需要最大的排放国——G20国家,做出更强有力的承诺,如果我们要在这个关键的十年保持1.5摄氏度的目标的话,格拉斯哥则必须启动一个雄心壮志不断增长的十年。”

G20成员国的确在最终公报中呼吁所有国家采取有意义和有效的行动,使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不超过1.5摄氏度的目标得以实现。公报指出,成员国意识到“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或碳中和的关键意义”。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