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与欧盟之间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火药味。
当地时间10月26日,欧盟委员会谈判团队前往英国伦敦,计划与英国进行“数日深入讨论”。如此隆重其事,原因是英国与欧盟在脱欧协议中对北爱尔兰“硬边界”的问题仍存有“分歧”。而就在双方展开谈判的前一天,英国“脱欧”谈判首席代表弗罗斯特就明确表示,英国政府不会接受欧洲法院在解决双方争端中的角色。
自从“脱欧”之后,英国与欧盟的关系虽算不上亲热,但双方也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可这一次,英国之所以要将矛盾公之于众,是因为它认为《北爱尔兰议定书》是“英国和欧盟之间不信任的最大根源”。
英国方面公开叫板,另一边,欧盟也不甘示弱。据悉,欧盟此前曾告知英国政府,不会讨论后者所提出的法律文本。以这种情况下来看,这次双方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除了协议本身,外界更关注的是争端背后引发的后果。
早前就有报道称,在英国首相约翰逊威胁可能根据《北爱尔兰议定书》(下文称“协定书”)第16条规定单方面废除协定书的部分条款后,欧盟官员在讨论,需要准备对这种威胁做出强有力的回应。有知情人士称,欧盟可能考虑,若英国政府不履行脱欧后有关北爱尔兰的承诺,就终止同英国的贸易协议。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中心研究员叶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若欧盟终止同英国的贸易协议,这一结果对英国和欧盟而言无疑是双输,“好不容易才最终签订脱欧后的贸易协议,英国和欧盟之间还涉及9000亿美元的贸易往来。如果双方矛盾持续,导致贸易协议终止,英国方面的损失将更大。”
不惜冒着极大的风险与欧盟抗衡,英国为何如此看重北爱尔兰陆地边界问题?“脱欧”后遗症又将对英国产生多大的影响?
英欧矛盾一触即发
此次英国与欧盟争论的焦点,在于协定书上针对北爱尔兰岛内的陆上“硬边界”的贸易检查问题。
按议定书规定,北爱尔兰继续遵守欧盟关于单一市场产品标准的规则,以防止沿边界检查,而对从英国本土英格兰、苏格兰或威尔士进入北爱尔兰的许多货物进行检查。检查将在北爱尔兰港口进行,英国货物进入属于本国的北爱尔兰地区也必须填写海关文件申报。
对于这一项规则,想必很多人会觉得惊诧。事实上,这也是2020年英国与欧盟达成脱欧协议的一部分。据悉,这一条款是为了防止目前仍为欧盟成员国的爱尔兰和属于英国领土的北爱尔兰之间设立硬边界进行贸易检查。
在叶江看来,欧盟的担忧并非毫无来由。“英国脱欧之后,若英国的货物能不按照欧盟的标准进入北爱尔兰,这可能意味着这些商品可以通过陆路进入爱尔兰继而进入欧盟。”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道。
但另一边,英国也不肯妥协。“英国还是希望货物能够没有阻碍地进入北爱尔兰,特别是亲英派,希望英国与欧盟能切断联系。”叶江向记者表示,英国认为自己已经不再是欧盟成员国,自然不该受欧盟的司法体系规制,这也是它要与欧盟谈判的原因。
2020年圣诞节期间,英欧双方就达成了贸易协议。根据该协议,英国正式脱欧后,北爱尔兰仍将是欧盟的单一市场,海关边界位于爱尔兰海。然而,自英国脱欧以来,约翰逊政府就曾单方面推迟了脱欧协议部分条款的实施。比如对从英国本土运往北爱尔兰的冷冻肉类例如香肠,进行检查的条款,就被约翰逊政府以“会对向该地区的供给造成干扰”而延缓了。
之后,双方紧张的关系再度升级。先是英国公开抱怨协议过于僵化,使北爱尔兰人无法顺利获得部分食品、药品。而后,法国欧洲事务部长克莱芒·博纳(ClementBeaune)不仅拒绝了英国提出的重新制定脱欧协议中有关北爱尔兰的部分,还指责英国的指责是无稽之谈。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特别是英国,在北爱尔兰“硬边界”的问题上难消怒火。10月12日,英国内阁办公室国务大臣弗罗斯特也在发表演讲时说,议定书是“英国和欧盟之间不信任的最大根源”,必须作出“重大改变”。
“在北爱尔兰设立‘硬边界’之后,英国的货物运送到北爱尔兰,主动权就掌握在欧盟手里,额外的关税就成了问题。”叶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除了关税,从实际操作来看,还会耽误企业很多时间,这当中所产生的交易成本让企业蒙受损失。
或许是意识到再这样争持不下也难有结果,欧盟试图先作出让步。
10月13日,欧盟方面发布修改建议,包括削减80%的监管检查,并大幅削减运往北爱尔兰的英国商品的海关流程。欧盟还同意修改自身规则以保证北爱地区药品供应不间断。欧盟驻英国大使德阿尔梅达(Jo?oValedeAlmeida)表示,欧盟的提议是“史无前例的”。
即便如此,英国的核心要求还是没有得到满足,例如取消欧洲法院对北爱尔兰的管辖权。但对此,欧盟似乎无意再让步。有消息指,欧盟已告知英国政府,不会讨论后者所提出的法律文本。
对此,叶江也持有相近的意见,“从欧盟的角度看,因为脱欧协议明确规定了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同属一个贸易区,同样按照欧盟的规则。欧盟已经释放了善意放宽标准,但我认为欧盟不会按照英国所希望的那样重新谈判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