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国企三年改革期中成绩单:任务完成率超60% 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提升
时间:2021-10-27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新发展格局下,国企改革迈入深水区。

2020年6月,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目标、时间表、路线图。

如今,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时间过半,改革成效已初步显现。日前公布的前三季度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央企业净利润持续快速增长,累计实现净利润15129.6亿元,同比增长65.6%。同时,企业投入产出效率、社会贡献和引领带动作用大幅提升。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表示,伴随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力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了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我们相信今年能够完成70%以上的目标任务,要力争到明年7月份之前,基本完成三年行动的目标。”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也在国企改革过程中走在前列,并逐渐探索出国企改革的“广东模式”。今年以来,广东印发《广东省国企改革行动方案》,制定《省属企业负责人改革任务书》,并开展省属二级企业混改、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等九大专项行动,进一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其海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国企改革呈现新的特点:首先是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增加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多举措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务实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此外,落实国企“三项制度”改革围绕市场化选人、用人。截至今年8月,广东三年改革任务完成率超60%,2021年改革任务完成率超90%。

聚焦主业,提升国资企业产业掌控能力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的重点任务,也是更好发挥国有资本战略支撑作用的关键。

对此,广东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李成表示,广东国企改革要推动省属国有资本在关键领域“挑大梁”,尤其在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等重要领域发挥控制力和影响力,推动广东经济乃至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明确功能定位,聚焦实业主业”也成为广东对省属国企改革提出的首要要求。为此,广东从分类发展、战略性重组、二三级企业专业化整合等方面着力,全面梳理和重新确定省属企业主业,打造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

据了解,2017年以来,广东省国资委实施了5组集团层面战略性重组,将省属企业从原有的23家重组为18家。其中,2019年底广新集团仅花60天时间便完成了广新、丝纺两家集团总部机构设置、人员安置及丝纺集团清产核资等工作。

致同广州办公室审计业务合伙人盛林萍曾参与多家广东国企改革项目,她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明确功能定位是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建立科学内部治理机制的前提。“国有企业在保障民生和国家特殊保障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也要求部分国企在推进改革过程中更多考虑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是经济职责。”

以广东省能源集团为例,围绕服务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该企业通过推进资产同质、经营同类、产业关联企业的内部整合,逐步理顺产权和管理关系,推动“散小弱”且与主业不一致、关联度较低、经济效益差的资产业务有序退出,同时,加快清洁天然气发电等项目开发布局。一系列举措有效促进了企业活力效率提升,过去五年,广东省能源集团累计实现营收超2200亿元、利润总额突破270亿元。

目前,广东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超过70%集中在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引领性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在明确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国资国企“固链补链强链”的引领作用进一步释放。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国企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现代产业链“链长”的主体力量。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上,国企应努力发挥自身规模、资源优势,与民营企业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交流、资源共享共建、优势能力互补,进一步提升现代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和关键产品供给能力。

“中美贸易战之后,国有企业在服务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集中力量解决技术和产业链上的‘卡脖子’问题的功能定位被更加强调,比如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这就需要发挥国资国企战略引领的作用。”陈其海表示。

“大而不强”的问题是制约企业发挥产业链主导作用的主要原因,这也要求国有企业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此,广东提出全面建立研发投入长效机制,推动省属企业围绕主业设立研发机构;完善重大科技攻关体制机制,加强省属企业自主可控核心技术、成套关键装备技术研发生产能力;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支持省属企业构建创业创新孵化平台。

从成立之初业务杂乱落后、产业基础薄弱到如今成长为实体产业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强、控股A股上市公司最多的省属企业。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晟集团”)通过完善科技创新基础制度和管理体系,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产融结合的创新之路。

“我们坚持聚焦主业、创新驱动,围绕绿色矿业、稀土、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