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震荡加大、板块轮动加快,白酒、周期、新能源等热门赛道“上蹿下跳”,基金净值也随之坐上“过山车”。不少投资者投资体验较差,想下车又怕错过行情,想加仓又担心被套。那么,基金投资者该如何提升投资体验?或者说,基金投资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事实上,如何提升投资者的盈利体验一直是公募行业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近日,富国基金、景顺长城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等联合发布的一份《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下文简称报告)给了投资者很大的启示。这份报告统计了3家公司旗下4682万主动权益类基金客户的账户,共计5.65亿笔交易记录数据,全面且真实地剖析了影响基金投资盈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提升投资收益的“加分项”和“减分项”。其中,加分项包括定投、长期持有和更长的投资期限和经验;减分项主要包括频繁买卖、跟风追涨和过早止盈止损。
报告显示,随着持仓期限拉长,盈利人数占比趋势性抬升,而客户占比却大幅下降。据统计,持仓时长小于3个月时,盈利人数占比仅39%;持仓时长超过3个月时,盈利人数占比大幅提升到64%;而当持仓时长继续提升时,客户盈利人数占比稳步抬升;特别是当持仓时间超过10年时,客户盈利人数占比达到98%,即绝大部分客户都能赚钱。然而,令人遗憾得是,只有11%的客户能够持有基金超过3年,能够持有基金超过10年的不到2%。
为什么大部分的投资者“拿不长”呢?核心原因在于其交易行为极易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羊群效应”。报告统计了3家基金公司客户的申购、赎回等数据。分析显示,季度基金买入金额与沪深300指数起伏的高度相似,在2007年、2015年、2020年和2021年初的上涨阶段大幅进入市场,而在漫长的市场平淡期,如2011年至2014年,基金买入金额同样稀少。事实上,这反而或是布局基金的好时机。这个数据也验证了很多人都是在行情顶峰时蜂拥而来,在行情低谷时转身离开。
基于此,投资者如何更好地做好基金投资这件事呢?不妨关注采取更为稳健策略的投资品种,比如“固收+”。在“固收+”策略中,债因股灵动,不仅要提供基础收益,还要对冲股市系统性风险;股也因债精彩,“不贪婪不计较”,力争拥抱优质资产的长期回报,远离短期博弈。“固收+”正是通过股债平衡,实现“1+1>2”的效果,力争更加稳健的长期回报。
事实上,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资产的保值是第一要义过去买理财产品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而未来布局“固收+”产品或许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富国基金作为固收“大厂”,在“固收+”领域布局较早,产品线比较丰富,全面覆盖了包括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FOF等产品。拟由富国固收投资总经理黄纪亮管理的富国悦享回报12个月持有期混合10月28日发行,富国“固收+”产品线将再添重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