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南国内大批工人离职,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的紧张状态。
好不容易等来解封,越南原以为这是经济重启的先兆,不曾想却被一波劳工返乡潮打乱了脚步。
10月11日,有消息指出,数以万计的工人已经离开了越南南部的工业区。该地区是越南经济和制造业的主要区域,也是疫情重灾区。越南政府预计,多达210万工人希望离开城市,加入返乡队伍。
据悉,为了吸引工人回流以应付年底生产高峰期,越南政府正忙于发送手机短信给工人们,试图劝说他们回返工作岗位。政府出动包车到工人的家乡,准备把他们送回工业区。另一方面,厂家也纷纷祭出更高的工资福利吸引工人。即便如此,越南依旧抵挡不住这波工人出走的浪潮。
劳动力的短缺,恐会让越南再度陷入供应链危机。华尔街研究公司BTIG分析师卡米洛·里昂(CamiloLyon)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越南的制造业问题可能会在第四季度和假期引发更多问题,并可能持续到明年上半年。
对此,经济学家宋清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次疫情的挑战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商家在越南进行生产的积极性,或会导致部分订单回流中国生产。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周边外交室主任周士新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越南工厂减产问题能否解决取决于越南疫情能否得到完全控制,而短期来看,很多企业的订单并不会取消或转移。”
210万劳工离岗返乡,对越南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措手不及的“返乡潮”
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封锁限制,越南的“抗疫”终于显现成果。
据越南卫生部的消息,自10月10日17时至11日17时,越南全国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619例。与9月平均日确诊1万例以上相比,越南的疫情的确在不断缓解。据了解,越南政府正在加速推进新冠疫苗接种计划,希望到2022年3月底,完成疫苗接种的成年人口达到70%。
疫情转好之后,持续了三个月的防疫封锁也迎来了解除。回想起这几个月以来的艰辛,想必工业区的劳工们最有感触。
10月初,越南胡志明市及周边省份逐步开始解封。在胡志明市工作的女工黎氏美(LeThiMy)随即加入返乡大军,回到与柬埔寨接壤的西宁省老家。“除了恐惧,我们几乎一无所有。”黎氏美曾向媒体表示,自己目睹了社区里有很多人死于新冠。
劳工们之所以感到不安,还源于此前企业因应政府要求所实行的“三就地”(就地生产、就地用餐、就地住宿)的抗疫模式。
劳工们所处的越南南部工业区是疫情暴发的中心,自“三就地”实行以来,工人们都被限制在狭小住房内长达数月。此举使得许多工人在那几个月里都没有工资,储蓄减少,只能依赖于政府提供的食品包。
美国-东盟商务委员会(US-AseanBusinessCouncil)越南首席代表吴秀城(VuTuThanh)表示,这次经历让许多移民工人深受创伤。或许正因如此,即便工厂祭出高薪和提供免费膳食,政府通过包车把工人从家乡接回来等优厚条件吸引劳工们回流也依旧无济于事。越南政府在官方网站上指出,目前已有成千上万的工人离开了越南商业中心胡志明市,以及附近的平阳省、同奈省和隆安省。
“这波‘返乡潮’是越南工业部门所意想不到的,凸显出越南劳工对解封后疫情防控的信心不足,没有多少安全感可言。”宋清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也意味着工业区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将会持续,将会严重打击越南经济复苏的进程。
周士新则向记者表示,几个月前越南工厂也曾出现过工人出走的情况,只不过,这次劳工返乡的规模稍微大一些,在时间上也很难确定,让越南工业部门措手不及。
尽管越南疫情有所缓和,但每天接近4000的病例数并不算少。所以周士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目前越南国内的疫情形势仍不乐观,尤其是从返乡务工人员中已经检测到确诊病例,越南的疫情存在着向农村扩散的潜在趋势。
这几天,同塔省从大批的返乡务工人员中检测出50例新冠患者。另外,安江省、永龙省和金瓯省各有39例、4例和25例确诊个案。据越南卫生部统计,从10月1日至今,已逾千人的新冠检测结果呈阳性。
由于从疫区返乡的务工人员确诊病例在增加,隔离点人满为患,各地政府不得不征用学校来增加隔离点。
供应链面临断裂?
毋庸置疑的是,越南已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如今越南国内大批工人离职,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的紧张状态。
根据美国服装和鞋类协会的数据,越南是美国服装和鞋类的第二大供应商。依赖该地区进行生产鞋类和服装的零售商,像耐克、阿迪达斯这样的企业首当其冲。
据统计,在2021年,耐克有超过一半的鞋类和30%的服装由越南工厂生产。9月22日,耐克发布2022财年第一季度关键财务数据时,下调了整个2022财年的销售预期。对耐克减产的担忧,也导致华尔街研究公司BTIG在9月下调了耐克的股票评级。
BTIG分析师卡米洛·里昂(CamiloLyon)还表示,越南是一片未知的“水域”。他预估仅耐克的产量就已经减少了1.8亿双鞋。“没有人知道产量的增长会有多快,或者多慢。”他补充道。
因疫情的阻碍,越南工厂区的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