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生态文明体制化蹄疾步稳,基于自然兼顾经济发展
时间:2021-10-12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COP1510月11日于云南昆明开幕。这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契机。

“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COP1510月11日于云南昆明开幕。这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契机。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10月11日在云南昆明拉开帷幕。COP15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这也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从正式提出至今走过了14年历程,生态文明概念也从高屋建瓴的理论思想层面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建设方方面面的政策和行动中。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筹备工作执行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在生态环境部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COP15将总结过去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实施进展与经验,制定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在14-15日举办的生态文明论坛上还将发布“共建全球生态文明,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倡议。

同时,崔书红表示,《生物多样性公约》COP15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OP26分别于2021年10月和11月先后在中国和英国举办,从组织协调到议程设置上具有密切联系。COP15和COP26筹备工作团队建立协调工作机制,COP15第一阶段会议的相关议程中充分考虑了与COP26的协同推进,设置了重要环节探讨协同应对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危机等议题。

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表示,“2021年对于中国来讲非常重要。中国作为东道国举办COP15,为全球2020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制定框架。对中国而言,这是一个参与全球规则制度治理、参与全球规则制定的良好时机。”

生态文明提供中国智慧1992年6月,在联合国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一项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出台。该项《公约》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及“公平合理地分享来自遗传资源的商业性利用和其他利用的利益”三大目标,并首次将保护生物多样性列为“人类的共同任务”,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部分。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说,正是在此次大会上,我国向世界承诺将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1996年,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国家基本战略,此后我国在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等相关方面的工作不断持续推进。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7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经过多年的理论思想和制度体制建设探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立,这一思想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环境与民生的关系、自然生态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等,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2020年疫情发生后,种种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也让全社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新的思考。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提到,这场疫情启示我们,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

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中心主任、研究员张惠远在10月10日举行的COP15首场媒体通气会上介绍,以“同舟共济,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为主题的生态文明论坛将是此次唯一一个在大会期间举办的平行活动。

此次的生态文明论坛将分为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文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理念到实践、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自然资本核算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青藏高原生态文明与生态安全、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七个主题举行。该论坛将有多个预期成果。其中,论坛的标志性成果——“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全球生态文明”倡议将在论坛闭幕式环节由与会全体代表联合发布。

从制度上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文明是国家战略。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地体系、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等系统工程的推进在不断完善生态文明的体制建设,从制度上为保护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多样性提供保障。”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中国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