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显然已经成为维护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力量。
今年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提案,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50年来,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经历了从“适应者”到“参与者”,再到“贡献者”和“推动者”的变迁。如今,中国已经成为维护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力量。
对于中国在联合国的贡献,9月2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向“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视频会发表致辞时总结道,中国已成为世界和平的重要建设者、全球发展的最大贡献者、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和公共产品的积极提供者。
50年来,中国持续为联合国事业贡献中国力量。据外交部统计,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最大出兵国,中国迄今参与了29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5万余人次。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前10年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指标,减贫人口占全球70%以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李东燕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指出,中国作为崛起的发展中大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全球事务,支持联合国的全球议程和国际合作,已经成为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积极力量,这既包括中国发展所带来的全球机遇、中国对全球公共产品的贡献,也包括中国在全球治理理念、经验和智慧方面的贡献。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6周年。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世界正处在深渊的边缘,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与分裂。新冠疫情加剧不平等,气候危机正冲击着地球,《巴黎协定》的窗口正在关闭,一种新的“流行病”——不信任——正在蔓延,地缘局势动荡危及世界和平。
在危机面前,中国可以为全球治理提供哪些“中国方案”?李东燕指出,中国不仅表达了对加强联合国作用的坚定支持,也对改革和完善联合国系统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方案,包括提高运行效率、增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增强发展系统支持会员国落实2030年议程的能力,以及提升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等,体现了中国对联合国改革的积极态度。
李东燕强调,作为中国倡议的国际合作议程,“一带一路”倡议势必纳入国际和平与发展议程的大架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和平属性及扩大国际和平合作的延展性,在许多方面可与联合国主导的维持和平、建设和平、预防冲突等国际多边议程对接,为促进国际和平事业做出贡献。
中国成为维护联合国地位的重要力量《21世纪》:今年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中国在维护联合国地位和作用、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李东燕:50年来,在维护联合国地位和作用、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方面,中国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扩大。中国领导人一再重申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坚定承诺和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决心。中国也一直用行动践行《联合国宪章》原则和宗旨,通过不同方式和途径,切实维护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对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妇女议程、气候变化议程等都给予了积极支持,既有中国自身实现目标的国家级具体方案和政策安排,也包括对联合国国际合作和全球伙伴关系目标的支持,为推动联合国议程目标的实现做出了中国的贡献。
例如,在发展领域,中国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2030议程的积极支持者。中国将2030议程目标的落实工作与国家发展规划对接,使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得以提前实现。可以说,中国对联合国发展议程的国内落实力度和国际支持力度是最积极、最强有力的。
再如,中国在人力、物力方面不断加大对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支持。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宣布了支持联合国事业的一系列重大倡议和举措,目前均已得到落实。
中国还通过区域合作、南南合作、与联合国三方合作以及“一带一路”项目,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全球议程,包括加强“一带一路”与联合国2030发展议程的对接,帮助非洲国家提升维持和平行动的能力建设等。
中国对联合国的经费贡献和捐助力度也不断上升,中国已成为联合国会费和维和经费第二大贡献国,“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为联合国维和、反恐、能源、农业、基建、卫生、教育等领域工作提供支持,中国也是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显然已经成为维护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力量。
《21世纪》: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中国的身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给全球治理体系带来了哪些积极变化?
李东燕:在参与联合国事务的过程中,中国的身份和角色也在发生变化。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联合国的参与、贡献和影响力都有局限,在许多领域还是新来者、适应者,曾是联合国发展援助的受援国。随着中国的开放和发展,中国的身份和角色自然也发生了变化,成为联合国的积极参与者和主要贡献者,也成为全球治理的倡导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