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投资提示:
“双控”影响民生,影响供应链安全的担忧再升温。孟晚舟女士回国,中美关系暂时缓和预期发酵,“保供稳价”既是730政治局会议的要求,也符合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这都使得市场对“双控”“双限”政策纠偏预期再升级。对于周期股来说,政策纠偏不确定强的阶段股价最受压制;“非颠覆性”的政策纠偏落地反倒是利好。
过去一段时间,利润向上游集中,不利于稳增长见效和居民收入改善的担忧持续发酵。随着“双控”“双限”政策再加码,停电停产造成居民生活不便,影响供应链安全的声音明显增加。
前期强势的周期股调整,但市场总体仍有韧性。这反映出,宏观流动性宽松,股市增量博弈还有Alpha,我们持续提示的“中期进攻”格局未变。
本周,前期强势的周期股调整,市场总体仍有韧性,这再次提示我们A股做多力量充裕。重申“中期进攻”的判断:(1)国内“经济差,政策宽”,11月再降准是后续宽松预期的下限,额外的宽松仍有想象空间。(2)美联储Taper的信号意义明显减弱,实际紧缩效果也有限。(3)A股流动性有额外的改善,2021年公募基金增量流入四平八稳。(4)国际环境、国内政策面、2021年的业绩验证和2022年的景气展望,提供了丰富的预期演绎空间,市场不乏结构性亮点。
周期股短期可能调整到高性价比区域,耐心等待“非颠覆性”政策纠偏落地后的机会。继续提示短期“弱周期强势(白酒和医药),强周期弱势”的格局。中美关系暂时缓和预期利好景气科技。另外,提前布局2022年业绩大幅改善的行业正当时,重点关注医疗美容、电池、航海装备、通信设备,以及后疫情时代“困境反转”的服务业。
周期股(钢铁、煤炭、工业金属、化工)受困于政策纠偏预期升级,短期可能向高性价比区域调整。继续提示短期“弱周期强势,强周期弱势”的格局,白酒和医药短期性价比占优,反弹仍有延续空间。